2016年04月26日13:23 第一财经日报

  4月25日晚间,绿地控股(600606.SH,下称“绿地”)发布了其2015年年报,绿地2015年全年实现经营收入2073亿元,同比下降21%(剔除能源产业因素后,公司其他产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增长24%。

  同时,2015全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0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2176万平方米,总体销售业绩与上一年度持平。其中,住宅产品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70亿元,商办产品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31亿元。

  绿地方面提到,公司2016年计划实现合同销售收入3200亿元,经营收入2400亿元,利润总额120亿元。

  为此,绿地在过去的2015年一直在加码一二线城市。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绿地全年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南京、合肥、郑州、武汉、南昌等城市新增项目储备69个,权益土地面积8075亩,可建建筑面积1174万平方米,权益土地金额484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一二线城市刚需住宅项目,住宅产品可建建筑面积占比约70%。

  完成传统的房地产业务同时,绿地金融业务一直走在同业前面。根据绿地方面提供数据,金融产业全年利润总额增长289%。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绿地先后在上海、重庆、宁波、青岛等地设立四家小额贷款公司,房地产基金投资业务规模超过70亿元。同时绿地海积极打造第三方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平台。截至2015年末,绿地旗下共有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及两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资本运作业务方面,绿地还通过收购项目和大宗资产交易实现收益。

  此外,绿地在2015年内完成了对杭州工商信托股权的受让及增资工作,已合计持有杭州工商信托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同时,绿地一直在进行自己的多元化业务尝试,2015年绿地先后在美国、英国、澳洲、韩国、加拿大设立了多个海外商品直采中心,同时成功开业九家实体精品超市,以及推出了G-Super微信商城、绿地生鲜App两大线上平台。此外,绿地也投资了多条轨道交通,投资控股贵州建工集团,同时实施“投资+施工”的业务模式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的能源业务拖累了绿地的发展,其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就是因为其能源业务的乏力。而其下属能源业务的公司绿地云峰在2015年10月也剥离出绿地的业务范畴。而近期的云峰债违约事件更是将绿地牵连其中,影响了绿地私募债的发行工作。目前云峰债究竟和绿地关系多大,尚未有一个定论。

责任编辑:王琳琳 SF181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