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船国际收编军用舰艇资产 55亿重组方案“起航”

2014年11月01日 01:18  上海证券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广船国际自4月初开始停牌,外界即盼望中船集团能继2013年向广船国际注入龙穴造船之后,再进一步推动旗下军工造船资产上市。今日,广船国际公布了54.95亿元定增预案,未令市场失望。重组完成后,公司产品将涵盖军民两大类船舶,海工装备业务也将得到加强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邱江

  停牌逾半年的广船国际今日披露重组预案,公司将向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下称“中船集团”)购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下称“黄埔文冲”) 100%股权,并向扬州科进船业有限公司(下称“扬州科进”)购买其持有的相关造船资产。根据预估情况及协商结果,上述资产作价约为54.95亿元。其中,根据评估,截至今年4 月底,黄埔文冲100%股权的账面净资产约为21.9亿元,预估值约45.3亿元,预估增值率约为106.16%。

  黄埔文冲是老牌军工船企,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军用船舶及民用船舶的制造和销售。其中,军用船舶包括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等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民用船舶产品包括公务船、灵便型散货船、疏浚工程船和支线型集装箱船等。此外,还涉及海洋工程辅助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修理改装等。

  黄埔文冲的下属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包括文冲船厂、文船重工、文冲兵神、黄船海工、南海舰船和龙穴置业,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14亿元、2.12亿元和2.69亿元左右;2014年1-6月营业总收入45.4亿元左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67.70万元。

  黄埔文冲为军用船舶产品的供应商,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一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等生产经营所需的相关资质。

  扬州科进则成立于2004年,目前由自然人谢传永100%控股,主要从事5万吨级及以下的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海上石油工程船等各类船舶的生产销售和成品油、化学品的远洋运输业务。受近年来全球造船行业整体低迷影响,扬州科进整体收入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7亿元,净利润亏损4455万元。

  广船国际由此得以出价较低拿下扬州科进的相关造船资产。据介绍,扬州科进持有的相关造船资产为位于扬州市江都区投建的用于造船相关资产,主要包括造船设备构筑物、造船厂房、机器设备及上述资产所用土地。

  据评估,扬州科进持有的相关造船资产账面净资产为12.9亿元左右,预估值为16.6亿元,预估增值率约为28.70%。不过,根据广船国际和扬州科进协商,扬州科进持有的相关造船资产拟作价降为9.68亿元。

  由此,上述合计约54.95亿元收购案中,广船国际将向中船集团发行股份购买黄埔文冲85%股权,另支付现金购买余下15%股权;扬州科进持有的相关造船资产将由广船国际发行股份购买。上述发行价格为14.17 元/股。

  广船国际表示,若重组组完成,产品涵盖军民两大类船舶,进一步加强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船的业务能力。军用船舶方面,在公司现有领先的军辅船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各类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艇等。民用船舶方面,业务范围涵盖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个常规船型,同时在公务船、半潜船、疏浚工程船、滚装船等特种船方面实现全面领先,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进一步将产品范围拓展至海洋工程辅助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

  方案显示,广船国际本次还将配套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3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16.48 元/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广船国际军工收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反贪局:发改委落马官员家中藏超2亿现金
  • 体育国安续约马季奇留费祖 恒大不提夺冠奖
  • 娱乐木子美自曝与张歆艺前夫旧情:想看裸照
  • 财经国内油价七连跌后哪里买油更划算?
  • 科技三星推两款中端手机应对中国厂商
  • 博客贾玲:回应节目偷懒讨厌农村质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4名大一美女打造粉红城堡寝室(组图)
  • 邱国鹭:科技热的冷思考
  • 谢百三:股市处于牛市 来之不易
  • 杨国英: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利大于弊
  • 商寅泉:任志强退休对房地产影响几何
  • 郎咸平:面对民企传承政府该做什么
  • 易宪容:QE退出不会让人民币重度贬值
  • 徐斌:中国大牛市假以时日大喷发
  • 叶檀:谁动了我们的一千亿美金
  • 马光远:“后QE时代”对中国四重冲击
  • 张明:全面降准的概率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