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大幅加价34% 港交所谋局“商品通”

2014年09月30日 0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收藏本文     

  李小加:沪港通开启世界级资产转移,规模或达10万亿美元

  本报记者 江家岱 香港报道

  沪港通绝不是两地互联互通的“终点站”,伴随香港交易所(3888.HK)正式启动旗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商业化改革,未来两地互通有望拓展至商品期货交易。

  9月29日,港交所收市后宣布,旗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平均交易收费将增加34%,明年初生效。行政总裁李小加当日会见传媒时表示,目前LME的收费标准较竞争对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仍低很多,未来还有进一步加价的空间。考虑到LME在业界的品牌地位,他不担心加价会流失交易量。

  李小加透露,下一步将在12月将LME的商品东移至亚洲,计划年底推出以人民币计价并在亚洲时段交易的铜、铝、锌和动力煤等商品期货合约。希望未来在“沪港通”顺利运作的经验下,逐步实现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商品期货互联互通。

  至于即将落实的沪港通,港交所表示正研发新的中央追踪系统,试图打通托管银行和券商间的股票账户,方便更多国际长线基金适应A股的T+1交易,提升外资参与沪股通的兴趣,预期需时6个月。

  “沪港通将开启世界级的资产重新配置,内地约22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与A股4万多亿美元的市值规模极不平衡,未来会有近10万亿美元流入内地A股和香港股市,引导内地财富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这种趋势已不可逆转。”李小加说。

  加价为互通

  记者查阅LME官网公布的2015年收费新标准,算上新加入的结算费用,平均交易费用比原本上涨了34%,符合市场预期。如果以今年LME的总成交额推算,仅上周新增的每份合约0.25美元的结算费用,明年就可以为港交所带来额外9000万美元的总收入。

  尽管大幅加价,LME相比CME仍有不小的价格优势。以标准化的铜期货合约为例,加价以后,LME每份合约收费合计为0.5美元,CME却高达2美元。尽管单笔收费便宜,但LME因应亚洲商品交易(特别是中国内地投资者)的特性推出迷你合约,每手最低交易量从25吨骤降至5吨,并将每日合同简化为每月。

  “LME现有产品不能完全适应亚洲特别是内地的投资需要,除了更加商业化的定价策略,港交所还计划为LME量身定做新的产品组合,配合整体东移的发展策略。”李小加透露,LME将在12月先后推出铜、铝、锌和动力煤期货合约,并寻求与内地的商品交易所、期货商、企业用家、矿山等产业链建立双向开放的平台,通过跨境互联互通实现中国在世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但目前尚无具体的时间表。

  汇丰表示,连同新启用的自营LME Clear,预料明年LME对于港交所的盈利占比将从2013年的7%大幅提升至2015年的19%左右,预计港交所对于LME的商业化进程将陆续落实,包括两地“商品通”等,给予港交所“增持”评级,目标价200港元。

  被问及“商品通”的具体进展,李小加三缄其口,表示现阶段只是港交所的一厢情愿,但只要沪港通进展顺利,相信可以将类似的合作经验复制到商品期货交易上,最终找出香港与内地双赢的联通方案。

  研推中央追踪系统

  9月26日,上海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沪港通试点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明确允许境外沪股通投资者参与A股融资融券。扫除主要障碍后,沪港通有望在10月如期开通。

  解决了“卖空”问题,仍有不少技术性难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如何让习惯了先买卖后结算的国际投资者适应内地严格的T+1交易。香港虽然执行T+2,但投资者即使当天买入也可以当天卖出,所涉金额2个交易日后在香港中央结算所交割;反观内地执行的T+1,要求投资者在卖出股份时必须持有股票实物,这让国际长线基金难以适应。

  “散户和对冲基金都不存在问题,主要是长线基金。他们习惯将大量的股票存放于托管银行,在内地A股T+1的体制下,如果清晨7点45分前没有将股票转至券商,想卖出A股时就无法实现。”李小加透露,正在开发新的中央追踪结算系统,打通托管银行和券商之间的持股渠道,方便基金经理随时卖出A股;新系统属于港交所的基建投入,不会额外增加收费。

  李小加承认,由于系统开发需时,在沪港通开启之初,长线基金必须自行提前将股票从托管行转至交易账户,所造成的不便可能会影响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兴趣。但他强调,沪港通属长期的制度性安排,无需过多关注启动时的交易额。

  “在美国,资本市场、银行资产和GDP的分布平均,规模都为17-18万亿美元。但在中国内地,银行聚集了约22万亿美元的资产,A股市值只有区区4万多亿美元,和GDP总量不匹配。沪港通将导致10万亿美元的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其中一部分就会流入港股。”李小加预计,整个过程将在未来5-10年逐步完成。

  上交所[微博]出台的沪港通细则闭口不谈外资机构最关心的资本利得税问题。对此,李小加表示,国际投资者并不惧怕交税,只是要求一个清晰明确的说法。如果要征,是否追溯,如何追溯,希望内地当局能尽快厘清有关争议。

  展望未来,李小加表示会考虑在沪港通运行顺畅后,讨论是否引入债券和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等,香港特有的个股期权、窝轮、牛熊证也可以向内地投资者开放,还包括新股认购;但一切开放仍言之尚早。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习近平等观看国庆音乐会 江泽民出席(图)
  • 体育亚运-林丹2-1谌龙卫冕 男乒胜日本进决赛
  • 娱乐锋菲公寓热吻动态图曝光 客厅共饮缠绵
  • 财经传三亚楼市即将松绑 限购仅剩北上广深
  • 科技香港水货商华强北捞金 iPhone6跳水上千
  • 博客苗炜:大闸蟹被烹饪时会感到疼痛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公务员诉苦:工资低7年未涨薪仍在啃老
  • 黄凡:A股的真正牛市何时才来?
  • 高善文:短期经济动能走弱的俩原因
  • 金岩石:马云把中国梦卖出了天价
  • 许一力:中国拿什么超越美国?
  • 郎咸平:砸碎束缚企业的4大社会枷锁
  • 徐斌:国际铁矿巨头这次也许没发疯
  • 朱大鸣:十年后最便宜的东西或是房子
  • 余丰慧:上市银行中报业绩忧大于喜
  • 冉学东:发行注册制 天塌不下来
  • 黄鸣:赌任志强没用过太阳能 1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