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明星股早已风光不再,思捷环球(00330.HK)在其坎坷的转型之旅中艰难跋涉,近日陷入了人事大动荡。在前任财务总裁周福安辞职后,思捷环球6月12日和13日晚间分别宣布,任职3年的行政总裁范德施(Ronald Van Der Vis)以及董事会主席Hans-Joachim Korber因为个人原因辞职。分析人士认为,人事动荡、欧债危机深化以及中国市场增速放缓,都使得公司前景让人担忧。
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双双辞职
思捷环球6月12日公告称,范德施呈辞将于2013年7月1日或之前生效,范德施因私人及家庭原因决定辞任,并表示有意发展其他事务,董事会称“感到遗憾”,而公司将继续执行此前推出的转型计划。
昨日上午思捷环球股价暴跌21.81%,报收10.54港元,下午停牌。相比其2007年高峰的133港元,投资者损失惨重。昨日晚间,思捷环球公告称,Hans-Joachim Korber因私人原因已辞任董事会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2年6月13日生效;而恒生银行(00011.HK)前任行政总裁柯清辉已获委任为思捷环球董事会主席,于2012年6月13日生效。
思捷环球近年来人事变动频繁,多名董事及品牌总裁均换人。去年底,周福安声称因难于投放时间在欧洲管理品牌转型计划,辞去财务总裁一职;此外,思捷环球也频频向其他品牌企业“挖角”。2012年初,彪马(Puma)前副行政总裁及产品总裁Melody Harris-Jensbach出任思捷环球首席产品及设计总裁;今年5月2日,又有新财务总裁邓永镛加入,填补前任周福安的空缺。
范德施于2009年出任行政总裁,而这时候正值欧洲债务危机逐步深化,欧洲经济衰退,思捷环球结束了从1999年到2007年的高增长神话,股价一度从133港元的高位坠落至2011年最低不足8港元。
欧债危机阴影下艰难转型
去年9月,思捷环球公告称,开展了一项在未来四年进行全面投资的转型计划,将集中发展有盈利增长的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并撤出无利可图的地区及市场,计划在2014/2015年财政年度前投资超过185亿港元。
今年5月9日,思捷环球公告称,截至3月底的九个月营业额239.97亿港元,同比下跌9.3%,不过净现金由去年底的10.55亿港元增至3月底的16.18亿港元;期内也完成关闭北美洲零售业务计划,扣除相关成本,回拨约7亿港元。而中国设计中心及潮流分部,分别将于2012年8月及9月在店铺内推出首批产品系列,而中央采购功能自2012年3月起已开始运作。
今年2月23日,思捷环球公布截至去年年底的半年期间,净利润倒退74%,但转型计划初见成效,经营利润率高于市场预期,当日股价升25%,不过依然没有摆脱高度依赖欧洲市场的状况。2011年7月到12月期间,欧洲占总营业额的78.4%,中国内地为14.11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8.4%,香港、澳门、台湾分别占1.8%、1.6%和0.9%。
汇盈证券董事谢明光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思捷环球近年来管理层更迭频繁,经营稳定性有一定问题,而其市场份额在下降;此外,近日思捷环球想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但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很有限,而李宁(02331.HK)等品牌服装企业都营运不佳;思捷环球主要业务在德国等欧洲地区,受累于欧洲债务危机逐步深化,前景依然让人担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