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史玉柱一个人在战斗:增持民生银行对赌投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3日 05:50  深圳商报
民生银行深圳某营业部。(资料照片)深圳商报记者 张小禹 摄 民生银行深圳某营业部。(资料照片)深圳商报记者 张小禹 摄 史玉柱近照。 史玉柱近照。

  深圳商报(微博)记者 刘艺超

  据港交所11日延时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4日和5日,巨人网络(微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玉柱(微博)连续两日买入民生银行H股,合计数量2440万股,累计持有3.18亿股。此外,史玉柱还同时买入了同等数量的民生银行的淡仓,该项淡仓类似于与投行对赌,风险巨大但可大幅降低买入股票的成本。多年来,史玉柱一直是民生银行坚定的多头,此番增持民生H股,也在情理之中。

  看多民生银行信心十足

  由于民生银行完成了面向境外机构投资者的H股增发,史玉柱的持股比例由7.43%被稀释到5.3%左右。当史玉柱在6月4日、5日完成今年最初的两次增持后,其共持有民生银行3.18亿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73%。不过,港交所信息披露延迟,暂未令市场对史玉柱的本次增持引起关注。

  尽管增持信息当时未披露,史玉柱却在6月7日19时发微博说:“香港的投行金融产品很丰富。比如,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某股票或认股权(好仓)时,同时向投行承诺:三年后的今天,如果股价低于现在股价的50%,投资者就向投行支付金额=现在股价的50%-3年后的股价,该行为(淡仓)可大幅降低买入股票的成本。金融产品风险巨大,除非你对该股票十分了解,有十足的信心。”

  所谓淡仓,简单说,看淡市场而持有的仓位叫做淡仓,反之,叫好仓。而据双子星基金经理袁毅强表示,史玉柱在微博中所表述的有些模糊,事实上,史玉柱应该是在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同时,又和投行做了一笔期权买卖。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卖空股票的看跌期权。如果史玉柱判断错了,出现最坏的结果是,全额损失外,还要拿出50%(要看1比1还是1比2而定)资金来补偿投行损失。当然,这种最坏的结果出现的概率很小。如果看对了,史玉柱也不是没有收获,他已经卖出了一份期权,获得的收益是以较低的成本向投行购买民生银行H股,比如,以打折价买到了民生H股。这也就是为什么史玉柱在微博中说“风险巨大”,同时,这也表明史玉柱看多民生银行信心强烈。

  有分析人士在网上表示,史玉柱一方面买入好仓实现增持,另一方面买入类似于与投行对赌的淡仓,只要民生银行三年后的股价不出现腰斩,就可以大幅降低其买入的成本。对民生银行十分看好的史玉柱,显然对三年后民生银行的股价信心十足,对其业绩成竹在胸。

  逆市而行勇气可嘉

  民生银行一直是史玉柱最为纠结的投资,金融危机曾一度吓跑了史玉柱。2009年第一季度,史玉柱以4.5元左右的价格抛售了5.7亿民生银行股,并逐渐清空了其他金融股。去年1月份,民生银行推出了非公开增发股票的预案,计划以4.57元的价格非公开增发47亿股,史玉柱便打算出资65亿认购14亿股民生银行,这一价格与史玉柱2009年第一季度抛售的价格差不多。

  据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开披露信息统计,史玉柱2011年共斥资约18.1亿元32次增持民生银行H股股份,且有22次增持发生在民生银行H股跌向的历史最低点位的9月份,最后一次是在9月30日。这次增持距离其上次增持民生银行H股,已经过了8个月。以昨日民生银行7.36港元的收盘价来计算,史玉柱在民生银行H股上浮盈约5.3亿港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对银行H股都很乐观。近日,港交所数据显示,社保基金三个月从工商银行H股中套现了44亿港元,摩根大通、高盛、淡马锡等外资机构纷纷从中资银行H股中套利,多家中资银行H股遭到做空,史玉柱此次大胆增持可谓是“一个人在战斗”。

  港股资深分析师梁伟沛认为,史玉柱不断增持民生银行H股,投入的资金对于其本身言就是九牛一毛,即便亏损也不会对他的身家产生什么影响,他频繁增持的最终目的可能不是从股票中赚到钱。梁伟沛认为,史玉柱是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而民生银行是内地银行中民营企业贷款比例最高的,他频繁增持民生银行有可能意味着支持民生银行,希望民营企业的话语权能在银行中得到体现。

  ●史玉柱在6月4日、5日完成今年最初的两次增持后,其共持有民生银行3.18亿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73%。以昨日民生银行7.36港元的收盘价来计算,史玉柱在民生银行H股上浮盈约5.3亿港元。

  ●史玉柱2011年共斥资约18.1亿元32次增持民生银行H股股份,且有22次增持发生在民生银行H股跌向的历史最低点位的9月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