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席位玩潜伏 匿名电邮风波突袭港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3日 01:4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张雨

  一名基金经理,早上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称某只股票财务造假。碰巧,他正大量持有该股。半信半疑之际,这位基金经理打开了行情软件,眼前的一幕令他目瞪口呆:邮件所指股票跌幅远超过其他。

  这不是什么故事,而是最近真实发生在港股市场的匿名电邮风波。

  黑色匿名信

  在这场风波中,首个中招的便是主营儿童护理产品的民营企业青蛙王子(01259,HK)。据港媒报道,6月1日有基金经理收到相关电邮,指青蛙王子在内地整个婴儿用品市场的占有率仅6.6%,以整个市场价值35.71亿元计算,青蛙王子销售额应仅为2.35亿元,与招股书资料不符。这份电邮更质疑称,为何青蛙王子单在保湿用品这一项销售额便能超过婴儿用品?数据并不吻合。

  这封邮件立即取得了一些效果。6月4日,也就是电邮发出的第二个交易日,青蛙王子暴跌12%,创下自20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但因恒生指数在这一天同样暴跌2%,所以匿名信并未引起太大恐惧。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从上周四至周五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青蛙王子累计暴跌了17%,但同期恒生指数却几乎收平。换句话说,公司股价走势已与大盘脱节。而在这背后,是电邮的“疯传”。

  据某港媒报道,一基金经理称,因现在股市较为波动,投资者亦缺乏信心,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随便也可令股价一日急泻逾20%。另外,也有研究员认为,“指控没有逻辑,因为所谓数据不吻合源自两个分开且互不重叠市场,故无所谓一部分大过整体情况。”

  青蛙王子也很快作出澄清。在其6月11日的一份公告中,公司称不能考证传闻的细节及来源,公司并未发现传闻的任何事实依据。根据招股章程披露,除非另有规定,婴儿护理产品指向对象为0~3岁婴儿,而儿童护理产品对象为4~12岁儿童,两者独立且互不兼容。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泰凌医药(01011,HK)身上。据了解,6月11日前后,有匿名信登载在某报上称,泰凌医药2011年疫苗业务中有20%是虚构账目,在2012年4月1日已中断疫苗业务,出售相关资产及裁撤相关员工等。很快,泰凌医药澄清道,有关20%疫苗盈利虚构的指控毫无事实依据。而关于4月1日中断疫苗业务亦不属实,因公司仍经营该两条业务线。截至公告日,未出售任何疫苗资产。泰凌医药将在6月12日复牌。本月以来,该股累计下跌17%,跑输恒指超过18个百分点。

  资金或提前布局

  如果有人借相关消息做空获利,通常需要借空并通过孖展方式来加大回报。那么有没这样一种可能,在匿名信发出前,资金早已设好了局?

  以青蛙王子为例,5月28日当天,其卖空成交额比重突然较前日上升28个百分点,至31%。这至少创出自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哪想到短短4个交易日后,一封匿名信就发送至基金经理手中。据统计,如果以5月28日收盘价做空,至今回报率已超过14%。

  相比之下,泰凌医药的沽空并不是那么明显。据Bloomberg数据,今年以来,其卖空成交额比重峰值发生在3月8日,为10%。但截至6月11日,该比重却仅为0.04%。这意味着,不太可能有资金通过提前布局来靠消息获利。

  尽管我们并不清楚这背后的空头,但做空资金却难以踏雪无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查询数据发现,青蛙王子5月28日沽空异动当天,其卖出席位前9名中有4个都出自UBSHK(瑞银香港)。据统计,9067、9028、9053和9059的四个UBSHK席位卖出额合计占当天总成交近11%。而在6月8日暴跌12%当天,卖出席位前两名仍是UBSHK。

  辉立上海(上海)资深研究员陈星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量席位是UBSHK,说明沽空方既可能是瑞银香港的客户,也可能是其他人委托瑞银香港做的。所以并不能准确判断对方的具体身份。

  “空袭警报”远未解除

  实际上,过去一年时间中,以北美和中国香港市场为代表的全球资本市场展开了多轮对中资股的“猎杀”。自去年5月份一家名为浑水的民间做空机构,发报告称在加拿大上市的嘉汉林业存在融资欺诈后,一场针对中概股的做空潮汹涌而至。此后多家在美国三大交易所上市的中资民营公司纷纷遭遇“围剿”。

  2011年6月,空头部队在香港开辟了 “第二战场”,包括绿森集团(00094,HK)、展讯通信等先后受到专业沽空机构或对冲基金的做空,而随即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则为全球范围内的做空提供了契机。除浑水、香橼(Citron)这样的游击队外,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也加入进来。

  与之前做空单只“点射”形式不同的是,2011年7月11日,穆迪发布研报测试系统对61家中资非金融企业的企业管治、商业模式、高速增长的策略、盈利或现金流的质素,以及审计师意见等五大范畴进行测试,结果令在港上市的多只中资股被集体沽空出现暴跌。

  不过进入2012年后,局势发生了变化。神秘做空机构香橼将矛头指向奇虎360,在香橼前后共5份做空报告下,奇虎股价仍稳中有升。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民间机构对海外市场中资股的做空多是只打雷不下雨。

  今年4月,名为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的机构再度出击,炮轰在港民企华宝国际(0336)。匿名分析质疑华宝的高收入、高毛利数据造假,并以高派息吸引投资者入股,高管则借机减持套现。一度使得在港上市的中资民企全线下挫。

  无独有偶,传闻由浑水炮制的一份包括35家在港上市的中资民企做空名单在网上传开。有意思的是,眼下市场做空青蛙王子和泰凌医药的由头与上述传闻颇有几分相似。时至今日迷雾般的“名单”和“做空材料”并未面世。

  对此,陈星宇表示:“根据辉立的数据分析,涉及其中的两家公司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以青蛙王子上市前的暗盘数据为例,机构表现较为冷淡,而这为此后突发性做空带来了便利。”

  随着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全球资本市场估值预期不断下移,是否会触发国际市场更多做空中资股的动机呢?陈星宇称:“从我个人的研究来看,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转弱将为今后触发更大规模的做空行动提供契机,部分基本面不稳定的中资股前景难以乐观,但也要区分不同的行业与个股。”

  此外,陈星宇还建议参与国际市场交易的国内投资者应该注重基本面分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杨可瞻 张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杨可瞻 张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