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燃气收购案:收购联合体质疑员工反对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7日 02:47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梁钟荣

  在遭遇被收购方两大股东眼花缭乱的增持之后,新奥能源(02688.HK)将在2月7日于总部河北廊坊向香港媒体透露其最新策略,而在这之前,中国燃气(00384.HK)则祭出4000名员工反对并购的大旗。

  “4000名员工,占据中国燃气2万名员工的1/5,你觉得这样一起普通的并购案会遭遇到这么多员工的抵制吗?甚至退一步说,4000名员工是如何在同一时间内达成一致并签名的?”2月6日,接近中国石化和新奥能源的收购联合体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2月3日晚,中国燃气发布公告称,近4000名员工联名发函,反对新奥及中国石化提出的收购要约,并表明员工相信现任管理层是日后有效管理公司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签名一事由中国燃气综合部主导,员工签名与否和岗位去留相挂钩。

  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电力能源部门咨询经理曹寅认为,员工反对收购是收购案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反应。但他同时表示,新奥及中国石化的收购对中国燃气利大于弊,一方面中国燃气可以借此获得中国石化上游资源,另一方面新奥稳健严谨的管理风格有利于尽快扭转中国燃气当前的管理乱象。

  由中国石化和新奥能源组成的财团在发给记者的声明中表示,财团无意就中燃员工的聘用现状做任何实质性调整,“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企业成功的中坚力量,我们认可中燃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过往的努力。”

  声明同时称:我们期待有机会向中燃董事会当面深度阐述和交流财团能够给中燃带来的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及由此给员工个人发展提供的机会。

  “财团一直强调,此次行动是善意收购。如果收购成功,只会对董事会成员及高管做出相应的安排,由财团来负责管理,基础员工不会动。”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新奥能源的盈利远高于中国燃气,其股东回报率为18.17%,中国燃气仅为9.7%,较高的回报率更可以为员工创造价值。

  根据一位中国燃气人士提供的材料,中国燃气总部普通员工的待遇一般在3000-5000元/月,设计院相对较高,地方项目公司部门经理工资2000元/月左右,主管1700元/月左右,普通员工大都集中在1000-1500元/月之间。

  “我们不关心是谁来执掌中国燃气,我们只关心收入是否能有所增长。”中国燃气扬州公司一位员工证实,中燃一层员工的待遇水平确实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位置,“同样的工作,华润燃气的工资和年终奖都比我高。”

  中国石油和新奥能源对中国燃气的并购发韧于2011年12月13日。彼时,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共同宣布,以每股3.5港元共计167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中国燃气已发行所有股份,新奥能源承担收购费用的55%,中石化承担45%。

  记者同时注意到,自并购方案出炉以来,中国燃气的两大股东韩国SK和富地石油已相继有17次和19次增持行动,其中过半数增持行动为同一天进行。

  事实上,如若韩国SK动用完先前承诺的8.1亿港元增持金,那么在中国燃气的股权比例将攀升到14.3%,仅次于第一大股东刘明辉;而借助与富地石油的结盟,刘明辉股权持有比例更是大涨。

  “新奥能源至少需要2月底和3月初前给股东发去通函,再过20多天的筹备才会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投票决定是否依照目前给出价格收购中国燃气,所以或许那时候的股价更能反映中国燃气的真实估值。”前述知情人士称,如若两大股东相互抬价,则仍有将两个月的时间,但韩国SK8.1亿港元的增持资金已基本用完,富地石油的剩余弹药亦已不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