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受浑水唱空中概股以及众多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中资股评级影响,多只内地银行股普遍遭到“空军”袭击。但是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交易数据,截至7月13日,2011年以来在披露增减持的银行股中,香港内地银行股整体不仅没被减持,反而合计被增持了33亿股。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外资对内地银行股“做空论”甚嚣尘上。但是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交易数据,截至7月13日,2011年以来在披露增减持的银行股中,香港内地银行股整体不仅没被减持,反而合计被增持了33亿股。一些银行股分析师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没有如一些评级机构所描述得那样大。
内银股在港冷热不均
昨日,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股权信息显示,7月14日,史玉柱完成了本轮对民生银行的第40次增持,史玉柱合计持有7.645亿股民生银行A股,占流通A股的3.38%。这一数量已经超过了民生银行原第六大股东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史玉柱最近这7次增持出手都比较阔绰,合计成交金额约6.5亿元,单笔交易平均成交金额高于此前的33次增持。
6月份开始,受浑水唱空中概股以及众多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中资股评级影响,多只内地银行股确实遭到“空军”袭击,如2010年底上市的重庆农商行,在过去7个多月中被减持8亿股,成为内银股中遭减持数量最多的银行股。
被减持最多的银行股中,还有工行和中行,甚至遭到了“国家队”社保基金抛售。然而机构的增减持记录显示,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今年以来合计被增持48亿股,民生更是成为被增持数量最多的内地银行股。
今年以来,在港交所有记录交易日内增减持情况中,工行共披露过12次,其中4次增持、8次减持;中行被披露2次,均为减持;而建行、农行和交行则无可查的增减持记录。一种解释是,后三家银行盘子较大,超过港交所披露下限5%持股量的交易较少。
交易记录显示,2011年前两月,摩根士丹利仓位对工行发生4次增持,共计增持1.5亿股。不过,期间摩根士丹利总体还是减持该股逾4亿股。3月开始,社保基金于3月1日、6月28日分别减持4010万股与3500万股工行股票。此外,社保基金还于1月14日、6月14日分别减持3000万股和1460万股中行股票。在大宗交易平台,建行与中行一起遭到减持。7月5日晚,淡马锡通过摩根士丹利出售约52亿股中行H股和15亿股建行H股,合计套现282亿港元。
数据还显示,招行今年以来共出现54次增减持举动,其中有22次是增持,获得增持额度最大的资金是1月6日来自于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在场外增持14亿,平均股价为4.57港元,共计约65亿港元。至7月13日,招行今年以来共被增持约14亿股。民生增减持的次数更是可观,今年以来共发生197次被增减持情况,其中增持次数达131次,上半年共被增持34亿股。其中史玉柱对民生的增持最为频繁。
除史玉柱外,频繁操作民生银行的还有摩根士丹利和贝莱德。2011年以来,两家机构频繁在民生H股上做波段,但两机构做同向操作不多,经常是一家增持,另一家减持。最终,两机构合计增持民生4亿股。
“以民生银行为例,之所以在香港市场受青睐,一方面是因为市值小,另一方面贷款结构中房贷居多,受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影响较小。”阳光私募人士孙燕军表示。
内银股被过度看空
国有银行股遭沽空的根源在于投资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担忧。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所称的地方政府债务“定时炸弹”,预计2012年年底这部分债务将增至1.85万亿美元,偿还风险包括对土地销售和股市投资的依赖。投资者中有些人可能会抽资撤出,还有人或许会谨慎地趁低买入,但是也有人并不那么悲观。
光大银行和农行已发布上半年业绩预报,称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和45%。但是受到香港市场银行股愁云笼罩影响,光大银行仍然只能推迟H股上市计划。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王瑶平说:“虽然我相信某些担忧是合理的,但这些担忧已经被考虑进去了,就这点而言,最近银行股的抛售显然过度了。”他指出,部分资本较为雄厚的大型中资银行今年市盈率为7到8倍,明年市盈率约6.5倍。他说,市场在假定资产质量会急剧恶化,收益率(即资产回报率或股权回报率)会在明年大幅下跌。但或许并非所有股票都会以这么大的强度硬着陆。
野村分析师冯哲说,虽然营业环境仍然有利于中资银行,但投资者因政策不确定和资产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仍在给他们的估值施压。她说,如果资本、拨备等监管政策的能见度变得更高,将有助于评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