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澳洲锂矿巨亏 李书福上演抄底还是沉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08:19  证券日报

  日前,有关“李书福(专栏)投资澳大利亚锂矿,为新能源汽车未雨绸缪”的消息在资本市场迅速升温。有消息显示,李书福此前以其私人公司Strong Target International的名义认购了澳大利亚锂矿开采加工商银河资源(Galaxy resources)3000万澳元(约2.06亿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

  中国民营企业家海外买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李书福2.06亿元的矿产投资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银河资源掌握着全球第二大锂辉石矿,从中可以提取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另一方面,吉利的新能源汽车始终处于慢跑状态(截至2010年末都尚未打破零销售的僵局),李书福的这笔锂矿投资被解读为其为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次布局。

  民营资本扎堆澳洲亏损锂矿

  2010 年10月,银河资源(Galaxy resources)发布消息称,一位来自中国的战略者认购了其3000万澳元的可换股债券,该笔融资被银河资源用至其Mt Cattlin锂矿与中国江苏的合作项目。今年3月28日,来自Mt Cattlin锂矿的首批6,500公吨锂辉石矿已经运抵江苏张家港。时至今日,李书福这位神秘的中方投资者才浮出水面。

  不过,李书福并不是银河资源接待的第一位中方战略投资者。

  2009年,郑跃文旗下的科瑞集团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收购了银河资源1.6亿澳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9亿元)的碳酸锂项目,同时获得银河资源公司19.9%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不仅如此,科瑞集团还与银河资源约定,银河资源此后任何一次发行新股,单一持股人或投资人加上一致利益行动人持股都不能超过15%。彼时,科瑞金川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亦民曾表示:“我们是永远的第一大股东”。

  今年以来,江苏丰立集团通过认购银河资3150万澳元可转债、2158万股可配售股的方式升级为银河资源第三大股东。今年3月14日,原本酝酿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银河资源以“国际金融市场情况欠佳”为由推迟了在港IPO计划,而其此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银河资源在最近3年都没有获得盈利。

  2010 年前9个月公司亏损达1271万澳元(约合8425万元人民币),2009年同期亏损288万澳元(约合1909万元人民币)。其保荐人法巴的一份报告预测,银河资源2010年将亏损3889.4万澳元(约合2.58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的1271.5万澳元(约合8428.6万元人民币),亏损扩大两倍。而银河资源执行董事谢感恩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1年的市场状况可能依然不会太好。

  预期:看上去也不美

  3 年未曾盈利的银河资源中云集了众多中方民营资本,但这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并不是什么坏消息。毕竟,提及锂概念,就会带来新能源的种种畅想,甚至石油经济将来也会成为锂经济或者氢经济的预期。而无论是先后坐拥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郑跃文还是汽车狂人李书福,都曾在大开大阖的时代背景下证明过其眼光与胆识。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银河资源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场“低位抄底”。

  可这究竟是一场抄底还是沉底?尚不可知。毕竟,并不是每一项热门资源都可以变身为稀缺资源,进而得到价值提升。此前就曾有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锂并不是稀缺资源,而且中国的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只是目前国内提取锂的成本目前尚在高位。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乜贞介绍,1990年代以前碳酸锂生产以矿石提锂为主,但在国外盐湖提锂技术获得突破后,售价只有国内矿石提锂来源碳酸锂的一半,许多企业被逼减产或者处于停产的阶段。直至2004年,国外碳酸锂提价,国内矿石提锂产业才有所复苏。

  2010年9月,股神巴菲特曾专程赴北京见证比亚迪与西藏矿业的签约仪式,比亚迪以2亿元现金,取得了扎布耶锂业18%的股权,扎布耶锂业依存的是锂资源储量丰富的扎布耶盐湖。

  银河资源所依仗的,却是21年前占据碳酸锂主流的锂矿石。可做注脚的是,与银河资源签订了三年碳酸锂(每年5000吨)的日本三菱集团,也并未表示出对银河资源股权的兴趣,而是将投资锂矿的意向移至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

  李书福:借钱还是借人

  其实,相较于豪迈入主银河资源的科瑞建团与丰立集团,李书福对于银河资源的态度还是相当谨慎的。

  首先,向来不避讳高调的李书福并没有以吉利汽车的名义向银河资源提供融资,而是由其私人公司Strong Target International出面认购了银河资源的可转换债券。如此,银河资源的任何不利消息(比如推迟在联交所IPO)都不会对吉利汽车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其次,李书福在银河资源此后推出的股权配售中并没有露面,他把自己与银河资源的联系限定在了可转换债券的安全空间内,因为可转换债券为李书福提供的是一项选择权,其可以在债券到期前选择是要将此笔投资转换为其对银河资源的股权,还是要求银河资源还本付息。

  也就是说,如果银河资源势头不妙,李书福可以轻松离场;如果锂辉石矿或者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有任何好消息传来,李就可以锦上添花地将这笔股权再转让给吉利汽车。

  而对于银河资源而言,这场交易中,银河资源更需要的恐怕只是李书福。

  对于银河资源让人不忍卒读的财务状况,此处不再赘述。有意思的是,李书福在2010年10月就确定了认购银河资源可转债,可银河资源却一直不愿掀开这位中方投资者神秘的面纱。直至今年3月,在其赴港IPO广受质疑声中,银河资源才透露出李书福是其战略投资者的消息。

  这其中对于时间点准确的掌握,对于金融工具潜在含义充分的发挥,让旁观者难免不去猜想银河资源当初邀李书福认购可转债,究竟是真的需要李的资金,还是要借助李书福传递出些其他什么信息呢。

  (证券日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