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邵逸夫时代 TVB遭遇十面埋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6日 11:14  中国经营报

  王佳

  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俗称“无线”)正面临其成立42年来最大的危机和考验。

  包括营业额下滑、音乐垄断地位不再、高层内讧、艺人造反等纷扰不断。在TVB“国王”邵逸夫退位不到两周内,TVB更加动荡不安。而TVB的“后邵逸夫时代”也就此上演。

  2010年1月1日起,102岁的邵逸夫在TVB的统治就此终结。长期关注亚洲娱乐产业发展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罗青分析:“不论承认与否,邵氏电视王国正渐显疲态,步入衰落期”。

  曾独霸香港娱乐界的TVB是亚洲娱乐产业发展的代表。它固定拥有香港80%的电视观众,广告业务份额占到75%。42年中,TVB开创了亚洲商业电视台的黄金时代。但在不断的环境变化中,高层内讧、人才外流、墨守成规等原因使得而今的TVB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邵氏定律:商业电视台的黄金模式

  邵逸夫最后一次以TVB无线董事局行政主席身份出现在公开场合,是2009年岁末TVB42年台庆。当天102岁的邵逸夫身穿绵衲配红颈巾,喜气洋洋。百余位明星倾力表演,只为博他一笑。2010年1月1日,邵逸夫正式卸任。其第二任夫人方逸华接棒主席之位。

  “TVB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娱乐业的龙头老大,它的所有发展经历都呈现出典型的商业电视台充分进行商业频道资源开发的特征”。罗青说。而在全球范围内,80年代香港正处在全球发展的黄金地段,商业电视的开发正遇到好时机。

  邵逸夫从不避讳自己对于赚钱的需要:“我拍片不是为了得奖,是要赚钱的”。他曾将自己的经营之道比作女士选择高跟鞋,一会儿粗跟,一会儿细跟,美与丑的取舍只在于是否合时宜。

  为此,邵逸夫适时的开创了商业电视台黄金模式:一是仿效西方管理制度,建立一条龙机制;二是创办无线艺人班。一条龙机制开创了TVB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再到拍摄至播放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自给自足的自拍剧机制逐渐成熟并发挥功效。但艺人必须忍受低工资和长期合约。

  “在80年代只有电视一种媒介形式的时代,艺人要依附于电视的光环。无线把人的成本降到最低。盈利能力增强”。电视业资深人士韩澄宇介绍。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超低的收入使得许多一线艺员不断流失。于是,邵逸夫创新性的办起无线艺人班、歌手大赛、选美比赛。这样超前的对于人的商业开发,使得明星资源、音乐资源、选秀资源整合进入TVB商业电视。

  “艺人班的模式使得无线并不依附于某一个艺人,相反对于艺人的离去从不刻意挽留”。罗青分析。无线80%的艺员都是出自艺人班,艺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走一个,马上就能有另一个顶上。艺人班使得TVB迅速发展。这些艺员中不乏巨星,包括梁朝伟、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

  “TVB的成功符合商业电视台的资源开发,这种对人的垄断很长时间是其成功的保障。一次性投入低成本,却产生复合型的系列收益。但这些多少是时代赋予的。TVB的成长恰逢香港娱乐和电视的黄金时期。”韩澄宇说。

  盈利能力逐渐衰退

  TVB的收益主要由本地电视台广告、节目发行及分销、海外卫星电视和频道业务收入组成。其中,广告收入占总收益的50%。与主要竞争对手亚视的市场份额为8∶2。

  2008年,经济危机使得TVB受到重创。当年12月,TVB宣布一次性裁员212人,裁员幅度接近10%。市场哗然。

  香港大福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麦德光分析:“TVB的主要收益来自广告,经济敏感性很高”。

  2005年到2008年期间,TVB的营业额从41.76亿港元增至44.7亿港元,每年增长率仅为1.35%。2009年上半年,半年营业额为17.54亿港元,较2008年同期减少一成半。2009年上半年纯利润跌三成半,由2008年上半年的5.02亿港元,跌至3.3亿港元。

  分析机构瑞银发布报告称,因预料市场推广活动将减少,影响电视广告收入,将TVB2009年和2010年的营业额预测各下调7%,盈利预测则下调19%。

  另一方面,无线的支柱音乐领域在香港音乐方面的垄断被打破。以往华人歌手在香港宣传一般只上TVB,要是接受别的电视台采访就会面临被TVB封杀的危险。但近日由环球、华纳、SONY和EMI等唱片公司组成的HKRIA(香港音像联盟)开始发难,要求采用国际同行的分红方式——按照广告收入的分红制度来制定版税金额。按照这样的算法,近年TVB要交480万港元的版税,到了2012年则要交960万港元。为此,TVB采取的策略是封杀其他唱片公司的艺人。

  “TVB让我心寒”。张学友说。

  罗青分析,TVB这几年迅速的衰落原因归根到底是在新的媒介运营环境下,TVB仍固守传统的运营模式。现在所有的电视台都在面临新的转型。而TVB的整体战略并没有新动作。

  罗青解释,原来电视垄断媒介,艺人自然低人一等,出名更重要。但现在媒介选择多了,艺人有了资本,自然造反。而TVB唯收视率,低人力成本的商业盈利模式,在传统电视时代是可行的。但而今却成了TVB的致命弱点。TVB的一位编剧曾透露,为了收视率考虑,不敢突破创作如美国《CSI》那样的侦探剧。剧集创意雷同贫乏成了观众最大的抱怨。

  “创作人自由空间小,艺人薪水不高,人才流失。一系列的不敢创新,使得TVB面对新的机会墨守成规。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商业电视台不仅是收视率至上,更要多元化发展”。罗青建议。

  现在香港的娱乐产业在亚洲已不复当年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韩国,韩国在整体多媒体战略开发走在前列。邵氏电视王国,在独领风骚的数十年后,渐显疲态。不复当年天下独霸的豪气。

  后邵逸夫时代TVB何处走?

  邵逸夫并非没有为TVB设计好未来之路。近年来,邵逸夫多次发出欲出售75%邵氏兄弟股份的想法。外界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其老之将至的时候,邵逸夫并没有来得及培养合适的接班人。

  早在80年代,当时还是邵逸夫红颜知己的现任太太方逸华,强势介入公司业务。引起与其两个儿子邵维铭与邵维钟的不满,兄弟俩后来退出董事局,移民新加坡,父子不相往来20多年。

  李泽楷、甚至CCTV等都曾传出消息欲出手购买。2008年夏季,邵逸夫与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进行了谈判。最终,此笔价值100亿港元(合13亿美元)的交易因经济危机而夭折。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在TVB将出售的消息传出后,TVB股价不降反升,足见商界普遍认为TVB易主后仍价值巨大。

  香港媒体咨询公司Media Partners Asia执行董事Vivek Couto表示:“TVB是一个伟大的品牌,出售它不成问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此次方逸华接任后,未来TVB之路如何走还并不明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曾分析,TVB是一个媒介传媒渠道。它和一般的消费渠道是不完全一样的,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信息的规模,信息的性质。所以为什么有人担心,TVB的股权变动,不仅仅有可能改变娱乐业,还可能会影响到香港人接受信息的环境和方式。

  根据2009年10月TVB公告,邵逸夫共持有1.42亿股TVB股份,约占TVB已发行股份的32.49%,当中1.14亿股由邵氏兄弟公司持有,2728.62万股由邵氏基金持有,其夫人方逸华持有114.6万股股份。

  TVB资料

  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是香港首间无线电视台,又称“无线”。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联合一些外资财阀创立。主要业务包括电视广播、收费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动画代理、卫星电视、杂志出版,及其相关业务。无线电视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还造就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明星,如梁朝伟、周星驰、刘德华等。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