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里巴巴CEO卫哲:四季度外贸将由负转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 00:51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记者 陆玫

  “第四季度中国外贸数据将由负转正。”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卫哲26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季度出口将企稳回升,明年一季度或将大幅提升。

  2008年初,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预测“全球经济冬天”来临。时隔年余,这个全球最大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再次以超前外贸数据公布半年的跨度,对宏观经济作出预测。

  出口将恢复到前年水平

  今年第一季度末,根据阿里巴巴平台的贸易数据,卫哲曾说,“全球经济最黑暗的时刻已过去”。而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贸出口降幅明显收窄。

  早在2008年7月,国家有关领导曾到阿里巴巴数据监控中心考察,当时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长11%,但卫哲表达了对第四季度的担忧,“我们预计四季度全球经济会出现大问题,中国外贸会负增长。”

  “阿里巴巴平台有4000多万注册用户、过千万次的采购行为,可以让我们知道当前采购供给的规模和意愿,并根据订单、询盘变化判断外贸走势——预测未来3~6个月的形势非常准确。”卫哲解释,一般外贸的循环有几个步骤:报价、出样品、下订单、生产、加工、出口,轻工业品完成这些步骤要3个月,重工业品要6个月。

  卫哲根据阿里巴巴的“贸易核心数据”预测:未来3-6个月,中国外贸出口会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外贸明年一季度将跃升

  “在今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形势企稳回升的基础上,明年一季度或将大幅提升。”卫哲身后,是阿里巴巴数据监控中心的实时监视屏。在这个IT业界最大的显示屏上,全球贸易数据在频繁变化,一个地球模型快速转动,反映出世界上一地到另一地的贸易询单。

  卫哲解释,我们不仅仅能够通过数据对全球的宏观贸易走势做一个全局性的判断,因为这些贸易数据本身所带有的地域、行业、订单规模等详细特征,阿里巴巴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具更“细致入微”。

  他预判,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将领跑下一阶段全球出口市场的主要份额。此前,阿里巴巴平台已经成为全球新兴市场的主要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这些市场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普遍非常小。

  今年年中阿里巴巴在另一个“金砖国家”印度宣布,“在进入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短时间内,阿里巴巴印度注册客户已经破百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的绝对领先的地位。

  从目前的中国外贸出口趋势上,阿里巴巴方面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行业依旧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动力。”

  在行业分析上,尤其是在中国采购机械、工业品来自于印度和东南亚的国家增长速度非常快。“很多机械类的企业,应该警惕再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美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欧洲的工业和制造业在这轮危机中冲击非常大,他们的机械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出口最好仍将是美国

  卫哲说,阿里巴巴近日接待了我国派驻在全球27个国家的大使到阿里巴巴参观。每一个大使都提问:“卫哲,我们国家有阿里巴巴的会员吗?”有些国家非常的小,但是那里都有阿里巴巴的会员。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自豪,27个国家,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而且阿里巴巴都可以把具体的数字报给他们听。

  卫哲认为,全球采购格局将与2007年形成反差,“2007年我总警告做外贸的朋友小心美国的订单,今天我反而要说,出口最好的地区是美国。”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像年轻人得急病,来得快去得快。

  “现在要小心的是欧洲的订单”,他将欧洲经济比喻为老年人得慢性病,“还非常脆弱”。

  “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将领跑下阶段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卫哲强调,除了美国的恢复速度最快,俄罗斯、印度等在危机中受的冲击小,在中国采购工业品的增速非常快。

  “总体回暖非常迅速,但不会像2005-2007年那样保持10%以上的增长。”卫哲指出,全球买家的采购在危机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总量降幅很小,但行为分散。他表示,目前来自海外的大订单处于恢复中,但非计划性、分散、小额订单的数量在快速增加,“这意味着,海外消费市场需求逐渐复苏,大采购商还比较谨慎。”卫哲认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抓住小订单也非常重要,可以为抓住大订单创造前期沟通、合作的条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