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去中信泰富主席5个月后,67岁的荣智健以个人名义注册的荣氏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近期悄然成型。虽然这个家族企业注册资本只有40港元,但此为荣智健第一次用“荣氏”来为公司命名。
就在人们纷纷预测荣智健准备东山再起时,中信泰富的公关人员昨天向晨报表示:“荣氏企业和中信泰富的合作仍只是设想。”有关专家也指出,荣氏企业重整旗鼓困难重重。
中信泰富:双方无任何实质联系
半个月前,当荣智健首次透露将在年底前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公司时,他曾信心满怀地表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不排除会跟中信泰富合作。”
昨天,中信泰富的公关人员表示,荣氏企业和中信泰富的合作还只是荣智健的设想,目前两家公司没有任何实质联系。
“荣智健提到的合作,应该是他对荣氏企业今后的筹划,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得到这家公司的任何信息。”公关人员说:“我们对荣氏企业的运转完全不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还是要去问荣家的人。”
这与十几天前荣智健的高调表态截然不同,当时荣智健宣称:“新成立的公司将会从事金融及地产业务,有机会的话会在上海投资,而且公司的投资范围不会只限于内地,也会投资其他地方。”荣氏布局:
40港元注册家族企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荣智健新成立的公司,记者致电香港公司注册处了解相关情况。早在今年6月,荣智健便以40港元作为最初注资资本,成立了荣氏企业控股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注册地址是金钟中信大厦32楼,而这恰好是中信泰富的所在地。荣氏企业在注册时登记的董事会成员为荣智健本人以及次子荣明棣、长女荣明方。在 6月份办理注册手续时,荣明方作为秘书签署了有关文件。
注册处的工作人员向晨报记者介绍,从股本情况来看,这家公司很可能是购买空壳公司后改名成立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荣智健在此前曾经成立过53家空壳公司,但从来没有用“荣氏”为任何一家公司命名。专家观点:
荣氏神话很难再现
事实上,荣智健早就流露出另立门户的意图。从中信泰富董事局辞职后,荣智健便迅速减持股份,累积套现共计15亿多港元。当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荣智健出售这部分股权所获得的资金,将会使他拥有雄厚的资本开展新的商业运作。
荣智健未来能否再次创造中信泰富神话?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荣氏企业的发展还会面临很多困难,短期内不大可能和中信泰富形成竞争。“一方面现在没有以往那么优越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投资环境大不如前,此时东山再起很艰难。”但孙立坚同时指出,荣智健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商业智慧是他最大的优势,再加上百年积淀的商界人脉,荣氏企业仍然有绝处逢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