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如果销售顺利,为什么公司连1950万美元的票息也无法支付?这是我们的一个疑问。”曾启贤进而表示,如果中新地产连1000多万美元的票息都支付不了,那么在短短半年后的6月份公司的资金是否可赎回11亿港元的可转债?
根据公司2008年半年报,公司的现金及银行结存约25.22亿港元,较2008年4月30日的43.6亿大幅减少将近20亿港元。如果上述票息违约后债权人要求即时偿还4亿美元本金,以及应付6月份须赎回的11亿港元可转债,半年内公司需支付的资金就接近39亿港元,显然,公司目前的现金结余尚有超过13亿港元的资金缺口,资金断顿的风险一触即发。
停牌一年之惑
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中新地产即使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仍然有希望通过再融资以应付一时的资金周转。但是,中新地产自2008年1月22日开始停牌,至今不明原因。这使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曾启贤透露,在此之前,他曾向中新地产高层多次询问过公司停牌事宜,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在与香港联交所紧密地商谈之中,之后的回答也都没有什么进展。商谈过后半年,公司仍未能复牌,“后来就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了,也不清楚他们与联交所之间是如何接洽的”。
此前曾有媒体采访中新地产执行董事兼总裁刘义,他表示公司停牌是因为2008年曾接到联交所通知,要求公司发布一些信息。但他当时并未透露其中的具体内容。
黄立冲表示,公司停牌一年未说明停牌原因,通常是因为解释不了一些问题,“联交所不可能不‘逼’他”,但可能联交所想知道的问题,是公司无法解释或者是解释后可能面临处罚的问题,所以公司只能一拖再拖。但不管怎么说,公司不明原因长时间停牌,肯定说明公司管治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事实上,中新地产在停牌后,公司秘书及公司副总裁、合格会计师随即提出辞职,几个月后,原核数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亦宣布终止与中新地产的合作关系。黄立冲称,公司停牌后接连出现这种事情,估计与财务上的问题有关。
到目前为止,中新地产高层对停牌原因均三缄其口,其复牌时间亦遥遥无期。香港方面有消息称,中新地产停牌可能与其取得的部分土地储备存在违规有关,但该说法并未得到中新地产方面的证实。
不过,中新地产自2007年开始突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出现在土地市场,并通过收购方式获取了10余个发展项目,土地储备在一年间大幅增加约90%,至2008年10月31日,公司的土地储备已接近1480万平方米。其中的大手笔是,以近31亿元的代价获取了珠海淇澳岛项目。彼时,正是内地土地价格狂飙的时期。
曾启贤表示,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内地房地产市场好转的迹象,“2009年乃至2010年上半年,也不会有正面的发展和预期”。在此情况下,即使此次票息违约一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中新地产未来的销售资金能否应付其即将赎回的可转债需要,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如果再度出现违约,公司可能面临清盘,“最终结果我们也无法预料,因为之前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所谓清盘也只是根据常规的做法推断而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