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晔/文
与可口可乐签约后,朱新礼把手机放在办公室,找了个山沟把自己关了三天。这笔交易对他而言,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商业行为与民族精神碰撞
2008年8月31日,中国最大的果汁企业汇源果汁(1886.HK)以179亿港元的价格出售给饮料领域的国际巨头可口可乐。从商业角度看,这笔交易很不错。每股出价12.2港元,接近消息宣布前一个交易日汇源收盘价的3倍,朱新礼套现资金总额超过70亿港元。
然而市场反对声不断,不是因为价格高了,而是质疑为什么要卖。汇源果汁市场占有率高达40%以上,2007年2月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也已然解决了规模扩张的资金要求。照常规思维,朱新礼应该继续实现民族品牌的做大梦想,而拒绝外资高价收购的诱惑。
汇源果汁的出售并非如外界所说的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而借机出售,相反倒是“很私人”,就是汇源果汁的掌门人朱新礼的压力过大。压力来自于行业本身,也来自股东华平。
朱新礼现年56岁,1992年辞去山东省沂源县外经贸委副主任创办汇源果汁。经过16年的发展,2007年汇源已经拥有13000名员工,在全国各地创建了30多家工厂和400多万亩标准化果园。几家外资股东,达能、华平、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里基金等,股权总数达到43.27%,虽然超过朱新礼持有的41.53%,但朱实际控制着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说服朱新礼成为达能出售股权的重点。终于,在可口可乐的高价橄榄枝面前,朱新礼选择了出售汇源果汁股权。
目前,汇源果汁的收购正在等待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据悉,收购案最快能够在2009年3月公布审查结果,而2009年3月23日也是汇源收购协议多方收购要约到期日。
与德隆的短暂合作
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朱新礼。
早在1999年,汇源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2001年,朱新礼开始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当时风头正健的德隆抛出了绣球。德隆旗下新疆屯河以5.1亿元与汇源成立合资公司,持股51%。但与德隆合作后,汇源上市计划一再受阻,传闻中的上市地点也从内地股市变动到香港。
2004年底,因继续主张加大产业投资,朱新礼与资金链陷入紧张的德隆出现分歧。朱新礼与德隆谈判,斗智斗勇,最后利用湖北威陵集团,回购了新疆屯河持有的汇源股权,夺回了汇源的控制权。
2003年到2004年期间,汇源正处于规模扩张的艰难时期。当时朱新礼虽然与摩根士丹利商谈很深,但他并不为蒙牛的故事所打动,因为蒙牛的对赌条件可能使中国公司的发展毁于资本的赤裸裸的逐利条款上。因此,朱新礼宁肯等待成本较低的战略投资人。
2005年,朱新礼与台湾统一集团签署合资协议,解决了扩张资金的问题。但好景不长,由于台湾方面对投资大陆资金的限制等原因,在2006年双方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