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企业家:震源黄光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 15:57  《环球企业家》杂志


  在去年完成永乐收购后,黄光裕将国美管理抛给了以陈晓为首的7人决策小组,本人很少参与具体管理事务。但毋庸置疑,黄仍是国美一切体系的创建和绝对控制者。自然的,即使国美最终挺过难关,此前两年中快速扩张的步伐也将因此而放缓。

  规则重建

  现在无疑是国美的老对手苏宁提升市场话语权的绝佳机会。黄光裕一事曝光当天,苏宁即连夜在其总部南京召开全国视频会议商讨黄光裕拘查的影响和对策。进一步看,在2010年5月,国美需进行46亿元可转债的赎回,而其年利润只有20亿元左右,资金压力可想而知。苏宁截止到08年6月30日持有现金125亿元,是国美的4倍,并非没有可能在必要时刻接盘国美。

  也有传闻称,国美或在考虑把大中电器卖给跨国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百思买并购中国第四大家电连锁商五星百货两年来发展缓慢,其直营店至今只有1家,急需并购新筹码。但陆刃波指出,百思买对家电制造商的“先款后货”许诺,囿于规模无法抗衡国美、苏宁庞大订单的诱惑。“家电连锁领域的铁律:无规模,不经济。”他说。

  对规模的推崇正是黄光裕的最大特点。 接近国美的投行人士向本刊透露,国美已经形成了货款+股市增发/减持—扩张店面—获得货款模式,并通过不断向上市公司注入新开店面,形成一个资本为纽带的循环。这种“类金融”模式使零售商成为“不受管辖的金融企业”,为其进行其它的市场操作带来了资金基础,而黄光裕或许就事发“市场操作”上。

  2006年10月,商务部曾针对此出台《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将零售商的货款支付期限明确规定在60天以内,并对各种名义的进场费予以规制。但在家电领域由于国美、苏宁两大巨头的“不买账”,该《办法》实际执行的效果差强人意。

  黄光裕被调查可能是商务部重新整肃“零供关系”的机会。商务部研究院国内贸易战略与规划中心主任张月林告诉《环球企业家》,商务部有意将《办法》升级至商务部司法条例的高度,进一步理顺零售业痼疾。

  国美模式向来未得到决策层的充分认可。商务部曾在2006年安排500亿元政策性贷款扶持全国20家大型流通企业组成“国家队”,国美被排斥其外。几乎与此同时,国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并购之路,永乐、大中、好易家、三联均被其收入囊中,后二者正是“国家队”成员。相比较“国家队员”苏宁,国美虽然成为中国零售业的执牛耳者,却始终游离在政府支持的行列边缘。“黄光裕本人很少出席主管部门举行的活动。”一位商务部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黄光裕行事乖张,给其最终引火上身埋下了隐患。

  群龙无首的国美现在只能自求多福。晨会上国美那位高层安抚员工说:“国美自从成立以来,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事实证明,每一次挫折都只会让国美更加强大。”但这一次能否过关,则需要黄光裕本人来回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