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资机构港股IPO承销赚10亿 中资银行喜忧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8日 04:35  证券时报网

  2011年共有17家中资机构实现港股IPO承销业务,较2010年多了4家。新上榜的中资机构包括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信集团和农业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农银证券。

  证券时报记者 邱晨

  在登陆香港市场多年以后,中资机构在港首发(IPO)承销业务上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彭博资讯统计,尽管2011年港股IPO发行规模大幅萎缩,但是7家中资银行和10家中资券商(含农银证券)合计在港取得IPO承销收入约10.2亿元,合计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27.5%。

  中资机构提升份额

  彭博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2月27日,今年以来登陆港股市场的IPO企业达到80家,合计发行规模达到1577亿人民币(按12月27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6.3换算,下同),较2010年大幅下降了56.7%;按2011年港股市场2.24%的平均IPO承销费率计算,整体发行费用达到人民币35.3亿元,较2010年的79.1亿元下降了55.4%。

  尽管港股IPO发行规模大幅下滑,但是中资机构2011年的承销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

  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17家中资机构实现港股IPO承销业务,较2010年多了4家。新上榜的中资机构包括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信集团和农业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农银证券。这17家机构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7.5%,与2010年13家中资机构18.6%的市场份额相比较,大幅提高了8.9个百分点。

  券商强势崛起

  在上述17家机构中,10家中资券商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中金公司的进步最为抢眼。截至12月27日,中金公司今年凭借8个IPO项目合计98.2亿元的承销规模位列港股IPO承销商排名第3位,排名较2010年上升了7位,其市场份额亦由去年的4.5%提高至今年的6.2%。另外,中金公司的平均承销费率为2.37%,按此计算,其在港IPO承销收入达到2.33亿元。

  中银国际则由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7位,同期市场份额由3%上升至4.9%,其全年承销规模达到77.6亿元,承销收入1.8亿元。而中信证券则由去年的第22位提升到今年的第15位,市场份额也由0.6%提高到2.6%,其全年承销规模达到41.1亿元,承销收入1.04亿元。

  另外,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和东方证券今年也均有斩获,分别实现了4498万元、3582万元、1252万元、561万元、388万元和186万元的港股IPO承销收入。

  据了解,今年中资券商在港IPO承销业务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很大程度上是与今年内地大型企业持续保持的赴港IPO势头有关。包括中信证券、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内地企业均于今年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而在这些公司的承销商名单当中,中资金融机构的身影则频频出现。

  银行喜忧参半

  相对于中资券商的优异表现,中资银行在港分支机构的表现则不是十分理想。工银国际的承销份额由去年的3.8%下降到今年的2.1%,对应的承销收入则由2.67亿元下降到0.65亿元。

  农银国际今年的市场份额由去年的3%下降至1.2%,对应的承销收入则由去年的2.12亿元下降至0.28亿元,但其在港子公司农银证券今年也完成了1个IPO承销项目,为其带来767万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去年的基础上,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整体上看,在港股IPO发行规模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今年不少排名上升的机构所获得的实际承销收入,同比却出现了下降。但令人欣慰的是,中资机构在港IPO承销业务的市场份额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为今后在港业务,以及未来打造国际性投行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