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拒绝俄铝IPO背后:仅剩500亿美元可供投资

  闫蓓/文

  联交所迎来俄罗斯第一单,中投拒绝了俄铝的战略投资邀请,背后到底是风格偏差?还是另有隐情?

  1月11日,全球铝业巨头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United Company RUSAL,下称“俄铝”)(0486.HK)召开上市新闻发布会,其香港主板上市计划终于出水。

  “俄铝对IPO融资额度和认购度,非常不满意。”俄铝承销团成员非常沮丧。俄罗斯前首富、俄铝行政总裁Oleg Deripaska甚至拒绝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以此来表达对承销团的不满。在招股首日,Oleg最后出席了招股说明会,却没有礼节性地回答问题或拍照,而由俄铝策略部副行政总裁Artem Volynets代替Oleg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和说明会。

  俄铝曾经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觊觎厚望,希望邀请中投成为俄铝的战略投资者,中投却意外地拒绝了俄罗斯富豪的邀请,承销团没有完成俄铝的厚望。拒绝俄铝的背后,中投目前仅有500亿美元可供投资。财政部对中投的进一步投资,没有时间表。

  中投拒俄铝

  在俄铝招股会上,Artem用价值发现的理论解释俄铝,此次俄铝在香港上市不是简单的融资,而是“为中国投资者以及中国经济提供了对冲商品价格风险的机会,而俄铝则可以进入世界上资金增长最快的市场,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方式。”

  同样的游说说辞,俄铝也曾对中投表白。接近俄铝IPO承销团的人士告诉记者。“俄铝IPO会与任何有可能的潜在基础投资者接洽,其中包括中投,但中投在最后决策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俄铝只得放弃。”

  俄铝向中投提出的条件是,中投入股价格为其发行价(俄铝公布的招股价介乎9.1-12.5港元)作价7成,并保证5年股票锁定期。中投不仅仅是俄铝看中的基础投资者,俄铝更计划拉中投入股,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按照俄铝公布的认购限额,中投可以认购3%的俄铝新股。中投拒绝了俄铝的邀请,甚至拒绝成为俄铝的基础投资者。向来热衷打新股、投资海外能源类大企业的中投,独拒俄铝,原因何在?

  中投公司在香港股市奉行灵活的打新股战术,去年先后参与了民生银行(1988.HK)、金隅股份(2009.HK)、龙湖地产(0960.HK)、恒盛地产(0845.HK)、盈德气体(2168.HK)和太平洋保险(2601.HK)等新股的发行。

  中投解释主要原因是,俄铝开列的条件与中投目前投资风格有偏差。与其他参与的潜在基础投资者不同,俄铝大胆计划,引中投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并非仅助力上市引资的财务投资者。该长期战略投资者意向,要求中投持有俄铝上市后股票的禁售期为5年,此外还附有中投在转让俄铝股权时,对大宗股权交易的相关约束。

  中投更担心的是俄铝的风险。负债累累的俄铝直到去年11月底才完成168亿美元债务重组。重组中,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VEB)提供的45亿美元贷款,将于2010年11月到期。在俄铝安排将这笔贷款转移至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并延期至2013年后,其目标是于2013年末季前偿还50亿美元债务,相当于俄铝目前总债务的1/3。

  投资期过长,有了黑石的前车之鉴令中投非常担心其中的风险,中投2007年9月正式挂牌前,曾以30亿美金入股上市在即的美国最大私募基金黑石(BX.N),投资锁定期为4年。这是中投海外投资的第一单,也成了日后中投遭诟病的靶心。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截至目前统计,该投资令中投损失近六成。尽管分属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投资条款也不同,但类似的投资模式,还是让中投望而却步。

  500亿美元可投

  拒绝了风险无限大的俄铝,也并非意味中投的高明。中投目前仅有500亿美元可供投资。

  “在2009年第一、二季度,正值国际格局不明朗,中投选择了持币观望,持有现金比例占总资产的80%。随后在2009年第三、四季度全球复苏趋势明朗的情况下,中投调整投资战略,已投资金额占比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到80%。”11日,中投高层在政府内部会议上,对中投目前资金状况做了汇报,并进一步介绍中投投资调整情况。

  接近中投财务部门人士进一步说明,中投在2008年年底时,全球组合资产中,现金比例保持在87.4%以上,这为中投在2009年频繁出手打下了坚实基础。中投走出投资黑石基金失败阴影,从9月开始,短短2个月内,中投总投资额接近4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从“现金为王”至“资本为王”的转变。由于中投从2009年9月份开始密集海外收购,目前中投仅有500亿美元可供投资。

  该人士总结,中投目前的境外股权投资比例在20%以下,已转型定位于带有战略投资性质的财务投资者。在对中投投资风格转型的总结上,该人士认为,在各国经济逐渐出现复苏迹象之时,大宗商品、矿产资源及房地产等反通胀保值资产,成为中投首选。这些投资也必将为中投带来客观的投资收益。

  中投财务权威人士在政府内部会议表示,目前中投全球组合中,包括了投资公开市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境外股权投资,其中,对冲基金是2009年新增设的投资领域,其境外股权投资集中在能源和矿产。

  在大量资金投入后,上述中投财务权威人士肯定了中投投资收益:“尽管2008年底全球组合回报率(境外投资回报)浮亏2.1%,到2009年底,回报率已转正,特别是在2009年第三、四季度,中投已投资金额占比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到80%。”那么,中投现金持有占总资产20%。

  针对中投余钱不多情况,中投需要再次补充现金储备,财政部何时向中投注入现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投再获财政部增资,并不属实。”日前,中投高层甚至向本刊记者表示,财政部没有明确的增资计划。

  现在中投必须算计好手上的现金,再进行投资,类似俄铝这样锁定期长、风险难以预料的投资,中投不会介入。更重要的是,从中投财务角度上,中投担心的是对大股东财政部利息支付问题。中投财务权威人士坦言,中投担心结汇损失,希望能从财务技术上减少这部分损失。据中投2008年的财报数据显示,投资收益230.955亿美元,其中,汇兑损益-1.67亿美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