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粉饰橱窗效应 季度结算导致香港新股热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8日 10:29  新浪财经

  港股的新股热潮,随中冶金即将透过IPO集资而重现,纵观整个9、10月,共有13只新股集资,其中国药、中冶金两大焦点新股,市场预计其冻资额合共可能达5,000亿元。紧随其后上市的利郎、匹克合共集资亦达31亿元左右,9月下旬招股的还包括恒盛地产、中国铁钛、华南城、永利澳门等等,令9月IPO市场非常热闹。据香港媒体报道,有证券业人士称,一般大型新股会待季结时招股上市,因为基金在季结后会有“新钱”流入,有利融资效率。

  基金“新钱”到 有利融资

  该人士称,部分投资者会以年供或季供形式,将资金投入基金做投资,基金亦会“粉饰橱窗”活动,令资本市场造好,有利基金销售,所以每当年结、半年结或季结,基金手持的资金是最多的,亦最有利招股的活动。翻查过往资料,很多大型招股活动都正值是年结或季结期间。

  免跨新财年 需补新帐目

  另一个解释,是金融海啸后市况疲弱,由08年10月至09月3月这半年间,IPO活动可谓销声匿迹,去年底及今年首季本来有意上市融资的公司,都纷纷赶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因为港交所(388)批准某公司的上市申请,是有期限的,逾期的话,公司要补上新的财政年度报表,并要重新申请,所以一般在下半年及接近年底,会有越多的公司IPO。

  最后是内地可能收紧银行信贷,令中资公司可能“缺水”,来港上市正好集资,以面对内地可能的信贷紧缩。事实上,内地A股亦有多间大型公司,包括招行及万科等发新股集资,显示中资公司对资金的热切需求。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