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赴港IPO:沉寂的背后(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2:18  《中国企业家》杂志

  IPO定价权的转移

  零起IPO的背后,蕴含着企业方与资本方的一场较量,这个较量既是一种博弈,也是相互之间对价格的试探。

  1月份招股的企业共计有茂业百货、新福港(总部在香港)、阳光能源和宏华4家。其中,阳光能源是最早向资本“屈服”的企业。阳光能源主要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是国内第二大单晶硅厂商,厂房设于贵州和上海,客户包括尚德太阳能、日本住友商社等。该公司主要股东为台湾上市公司台湾合晶,日本住友商社也是股东之一。截至去年前三季度,阳光能源的纯利为2.11亿元人民币。在第一次计划招股的前4天宣布将招股价下调10%,调低至4.08-4.88港元,计划发售4.227亿股,集资最多20.6亿港元,预计市盈率为15.4-18.4倍。不过,调低股价后,投资者依旧反应冷淡,最后阶段,管理层决定搁置IPO。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阳光能源之所以率先调价,主要是因为国内已上市的太阳能企业已有多家,规模都比阳光能源要大,阳光能源的竞争力不突出。此外,香港也不同于纽交所,并没有来自内地的光伏概念股,由于投资者不熟悉,故对其比较冷落。这清冷的背后,或者是因为投资者对价格依然不满意,或者是因为推介工作做得不到位。

  相比阳光能源,宏华的“投降”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位于四川的宏华是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陆地石油钻机生产商。宏华曾计划年初上市,后因市况逆转,而押后上市。2月19日,宏华重启IPO,计划3月7日挂牌交易,集资额由原来的31.2亿港元-39亿港元,缩减至现时的26亿港元-37亿港元,以12-17倍的市盈率上市。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宏华的估值不算高。截至2月25日,宏华已获得5倍认购。有投行评论宏华的低市盈率乃是让“投资者重新有了定价权,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这种权力。”

  一些投行家透露,在过去的一年里,股票的定价权往往掌握在企业手里。整个市场有些虚热,任何一只新股发行,投资者几乎都会去追捧,哪怕市盈率高得吓人。而今年,企业和承销商们在定招股价时,已在有意识地调低市盈率。这种定价权微妙的变化已说明股市正在降温。投资者将变得更谨慎,只有那些基本面好、品牌好的公司才会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

  尽管目前还看不出香港全年的股市趋势,不过已将IPO列入今年日程的企业数量已有不少。据一些投行估计,仅三四月份,就将有30余家企业在香港上市。我们看到,这些排队去IPO的企业,有不少是VC或PE等基金所投资的。比如恒大地产、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昌盛地产、ITAT、太子奶、好孩子、雷士广电等等。如果资本市场不好的话,这些VC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VC和投行们会怎么看待2008年的股市,又会不会推迟和取消所投企业的IPO呢?

  本土投行人士王冉去年就曾建议企业要不2007年IPO,要不2009年IPO,最好越过2008年。IDGVC的合伙人章苏阳也反复强调:“今年没有好的东西”。诸如通货膨胀、诸如低迷的股市、诸如次贷危机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市的下挫和震荡也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章用这句话说明了他对股市震荡的态度。而在过去的一年里,IDGVDC所投资的企业有很多都上了市,曾经在50天内实现了4个所投资企业的IPO。IDGVC今年还会有如此多的公司去IPO吗?章苏阳强调企业上市只是自然的过程,不能为上市而上市,不能拔苗助长。他认为有些企业上市却上死了,上市本身不会改变企业的好和坏。到上市时机的企业还是会上市,只是估值会作个调整。深创投的董事长靳海涛表示今年所投资的企业中会有10个以上的企业去IPO,市盈率与预期不一样的话,可以调,只要不低得太多都可以考虑。联想投资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则认为IPO的价格低也未必是坏事,只要有实在的业绩并持续稳定地增长下去,价格就会上来。清科集团的董事长倪正东对《中国企业家》说,要不要上市,要看具体情况,看对这个企业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