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红筹股绿城上市三部曲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18:25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 在红筹上市通道收窄下,红筹股绿城中国(3900.HK)的上市历程颇具看点,在摩根大通的运筹下,绿城中国的红筹上市三步曲弹奏得颇有新意。 7月13日,绿城中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首日表现优于大盘。绿城中国副主席寿柏年对公司上市表现表示“满意”。 “红筹”之役 据接近绿城上市承销团的消息人士透露,从2004年8月开始,摩根大通便主动“敲门”绿城,力说为其包装上市。当年10月,绿城中国接受摩根大通为其量身定做上市计划。 其中,最大也是最艰巨的一役是,通过一系列股权变换,使绿城由一家境内公司“变脸”为红筹公司。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仅此一役就使绿城上市计划延迟了半年之久。 根据招股书,绿城中国是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有限责任公司,其54%、39%和7%的股权由宋卫平、寿柏年以及宋的夫人夏一波通过各自的全资BVI注册公司Delta House、Profitwise及Wisearn持有。 而绿城中国又通过全资拥有的、注册于BVI的才智(Richwise)公司分别控制了上海绿宇、绿城房地产、杭州九溪等30多家附属和联营公司。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这都是一个让众多公司垂涎的红筹架构。 “红筹最大的好处就是,上市以后再次融资非常方便,不需要再到证监会排队。”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如以H股上市,公司在申请可转债时比较麻烦,要对资金用途等严格披露,而红筹股则方便很多,只要在融资之前向证监会知会就可以。 据其透露,2004年底绿城上述股权安排得到浙江省外管局的初步批准通过,但在上报国家外管局时遇卡。 2005年1月,外管局突然收紧红筹上市通道,大部分企业的上市之梦因之破碎,国企受灾尤甚。 据悉,绿城方案亦险遭流产。当时,摩根大通甚至已为其另设一套H股上市方案以作备选,一旦红筹走不通,即刻就可换马H股方案。但在各方大力公关之下,加之地方外管局力挺,绿城的红筹设计方案终于在2005年5月以“特例”获批。 “关键是时间点掌握得很好,在国家外管局正式文件出台之前,绿城已经抢先做完基本工作。”该人士表示,国家外管局对红筹公司的监管一直很严,证监会也不希望太多公司以红筹形式上市,现在排队申请的公司很多,但获批的寥寥无几,“绿城是相当幸运的”。 特殊可转债设计 据悉,因上市延迟,摩根大通为绿城安排了两次过桥贷款,摩根大通作为贷款方分别将800万美元和2200万美元(共约2.4亿元人民币)贷给绿城。 2006年1月,摩根大通又别出心裁为绿城中国安排了总额1.5亿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的第二次融资,其中1.3亿美元为上市前可转债,2000万美元以私募的形式换得绿城2%的股权,由摩根大通和Stark各认购一半。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区副主席刘小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1.3亿美元的上市前可转债安排对国内企业来说,尚属首例。 由于公司尚未上市,可转债投资者面临公司未来可能无法上市的风险,因此上市前发行可转债,刘小俞称“即便是整个亚洲地区也不多见”。 据悉,当时绿城正垂涎于两个项目,却苦于缺乏资金,在此节点上,摩根大通只得再次出手相救,安排了该次颇具创意的融资。 从另一方面说,如此安排也是无奈之举。相比于其他融资渠道,如再次安排过桥贷款,但数额不大,满足不了项目需求;选择创投基金的话,则需忍受其故意压低估值的损失。两者成本均过高。 “相对来说,发行可转债是最佳选择。”该人士表示。 低价招股急于上市 自今年5月以来,随着宏观调控政策连番出台,内地房地产股赴港上市频频遇阻,瑞安不得不押后上市,世茂以低价招股,绿城亦以低价揽客,以招股价8.22港元计,市盈率仅7.5倍左右,相比于市场11-13倍的平均水平,可谓便宜至极。 “急着上市是个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下周开始,很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欧美投资者将开始休假,如果上市再推迟的话,路演反应将会更糟,如果推到9月份再上,不确定因素又会增加。”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7月13日,渣打银行直接投资宣布,该行已投资绿城中国3.7亿港元,以招股价8.22港元计,相当于4500万股,占绿城上市后股本的3.5%。渣打投资全球总裁KaramButalia表示,“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中长期良性增长充满信心。”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