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国际招股吃黄牌 不影响上市进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3:59 每日经济新闻 | |||||||||
刘小庆 每日经济新闻 因在招股说明书中泄漏了上市前研究报告,计划于三月中旬挂牌的内地百货业公司金鹰国际集团日前受到香港交易所郑重警告。据报道,港交所已着手打击此类违规事件。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是港交所在为香港证监会限制新股上市前刊发研究报告的提议铺平道路。
据悉,计划集资10亿港元的金鹰国际于2月9日获得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而在获批后的一周内,一些报纸就开始引用该公司上市保荐人提供的上市前研究报告内容,报告中甚至包含了一些具体的财务数字及预计利润额。 虽然金鹰上市保荐人ABN Amro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但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的警告应该不会延缓金鹰国际的上市进程。 港交所拟为新股上市前报告设限铺路 按香港惯例,新股公开招股前,保荐人及承销商一般会向机构投资者发布研究报告,预先透露有关新股的财务资料及盈利预测等。理论上,该报告不公开,但事实上,不少媒体往往能获得此类报告并提前刊登。例如交行公开招股前,就有不少资料被媒体提前报道。 因担心投资者会依据研究报告中分析师预测而非招股书来做出投资决定,香港证监会去年就已考虑限制新股上市前刊发研究报告,并向公众人士发出了改革咨询文件。 而此咨询文件一出即招来以花旗、荷银为首的15家大型投行的联名反对。投行称,对于香港市场上那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发行交易,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于香港投资者较为陌生的内地赴港上市企业,这类报告对于确定一个合理的发行价是至关重要的。 一位投行人士认为,金鹰国际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交易所彻查此类事件,那么将会有更多公司受牵连。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市场,上市前研究报告是被绝对禁止发布的,香港证监会某管理层人士表示,此设限措施就是港股市场向国际标准看齐的重要一步。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欧阳长恩向媒体表示,证监会只是收到相关提议,还未决定是否全面禁止投行发表上市前研究报告。/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