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港股直通车要设上下限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00:44 金羊网-新快报

  

港股直通车要设上下限吗

  港股最近成了内地股民关注的焦点。(CFP图片)

  相关机构否认延期消息,并表示年内或能落实

  在传出“港股直通车”可能缓开消息后,中国银行方面也一改此前的高调。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现在不能保证“港股直通车”会很快启动。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谭岳衡也在香港表示,交通银行与交银国际已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港股直通车”试点的申请,试点地点设在北京。他预计,“港股直通车”年内应该能落实。

  受“港股直通车”缓行的影响,香港恒生指数前天和昨日均应声下跌。

  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这确实是一件牵涉面广、资金量较大的事情。”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谭岳衡称,内地民间储蓄市场庞大,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在日后扩及全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谭岳衡还指出,交通银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了试点申请,但其中也会涉及与银监会、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的会签。对于首批试点推出时间较市场预期推迟,谭岳衡表示,有关方面正在做更详细的研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态度,但并未听说政策方面有所改变,相信经过详细研究之后,有关方案会更加完美。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被问及“港股直通车”何时启动时表示,中行仍然在为境内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香港上市股票的计划做筹备工作,希望能尽快启动这一项目。

  投资门槛可能提高

  据了解,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目前仍在对“港股直通车”的政策尺度和风险控制进行商讨。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香港证实,“港股直通车”对

香港经济有重要影响,而内地仍在研究政策的细节,呼吁大家耐心等待。

  据消息人士透露,为了防止“港股直通车”对A股资金的过度冲击,以及保护国际投资经验欠缺的内地中小投资者,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颁布的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方案将适当调整。首先是此前传出的10万港元的“港股直通车”门槛可能会提高。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资金量小的内地居民盲目参与境外投资。

  另外,为了控制风险,“港股直通车”开通的初期可能会实行每个户口投资额不超过150万港元的上限规定。因为按此前外管局的方案,个人境外投资可无限制购汇参与。相关部门担心这样会导致内地资金大量涌入境外,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受“港股直通车”将缓行消息影响,前日港股大幅低开,早盘恒指低开373点,不过在23600获得支撑,下午收复部分失地,跌幅收窄,最后报收23904.09点,下跌80.05点,跌幅0.33%;昨日恒指先升后跌,最后以下跌0.08%收市。

  分析认为,港股是受累“港股直通车”延迟而下挫。股市对于此次直通车计划反应显得过热,所以最好让市场能再整固一段时间,但相信最终该计划将会得以施行。

  市场呼吁决策透明

  从8月20日国家外管局宣布允许内地居民透过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投资港股,到现在已经有两周时间。除外管局公布的试点方案外,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对这项重大的外汇政策未作任何表态。一位香港资深市场人士表示,在市场对何时开通充满期待的时候,传出了缓行的消息。为避免因种种真假难分的消息引发金融市场的不必要波动,相关决策部门有责任及时交代事情的进度,让各方投资者可以在公平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判断来买卖。

  对于直通车缓行与银行港股过去两个星期的急剧上涨有关的说法,该人士表示,如果这一说法成立,为何决策“港股直通车”这项重大政策的过程中,没有好好研究政策会对港股带来的冲击。

  “股市从来就是可能赚钱,也可能输钱,世上根本没有人可以保证股民包赢。内地居民如果判断港股这一段时间内已经被炒高,为了避免堕入国际投资者的陷阱,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不急于进场。反之,如果他们认为现时的水平仍然有上升的空间,也不应该阻止他们入市,因为谁能预知明天的股市究竟是升还是跌?这其中管理层应该做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及可信的机制,让内地居民在明白个中风险后,有一个可靠渠道来港投资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直通车”虽然放缓,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却加快了出海的步伐。中国国内首只投资全球市场的股票类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初始申请发行,额度为150亿元人民币。 (据《东方早报》)

  新闻背景

  今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据此,境内个人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无限制换汇投资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中行将这项业务命名为“港股直通车”。

  在试点方案发布后,工行、建行、交行等银行以及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均表示要申请此项业务。

  不过,由于试点方案尚未正式获得批准,原计划定于8月29日正式开通的“港股直通车”不得不往后推迟,具体开通时间尚难确定。

  新闻链接

  多少内地资金会搭“港股直通车”?

  新快报讯今年7月,内地居民存款总额已经超越17万亿元。据估计,内地居民投资股市的金额目前不少于8万亿元,过去两年以每年30%的幅度增长。在个人境外直投试行办法运作顺畅后,估计会有不少于10%的资金即8000亿元投入香港股市,大约相当于现在港股市值的5%,投资金额还将每年递增。

  此外,目前内地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不少于6万亿元,由于内地缺乏投资渠道,估计在开放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后,试行办法有可能会扩充内地基金行业。在时机成熟后,估计会有不少于10%的基金投资资金即6000亿元会投入港股,大约相当于现在港股市值的3.7%。这两项资金相加将近14000亿元的资金将南下。

  市场人士估计,港股直通车开通后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相当有限。

  相关评论

  “港股直通车”有冒进嫌疑

  被寄予疏缓A股热度希望的“港股直通车”,陷入了尴尬境地。虽然中行行长李礼辉与银监会有关人士否认搁浅说,但“港股直通车”未能如期启动是事实。同时传出的信息还包括,对于投资风险、洗钱可能性的担忧等使之难下决心,在等待各部委完善相关细则。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开行“港股直通车”绝不是一桩小事,意味着资本项目的部分开放。

  问题是,有关部门尚未做好准备就仓促上阵。目前境内居民能够携带的限额为5万美元,有关部门还在为地下钱庄以及借经常项目流入的外资焦头烂额,如今突然大幅度开放,外管局将如何应对?如果继续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将激化货币流动性矛盾;如果采用宽出严进的办法,则违背了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要求。看来,有关部门在制定这一政策时,只考虑到了短期内缓解境内流动性过剩这一利好面。

  此次“港股直通车”的发布单位是外管局,外管局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上一直态度积极,但银监会与证监会等主要机构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而且如此重大的政策,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仅有居民个人可使用自有外汇资金及人民币购汇直接从事境外证券投资,投资规模不受《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年度不超过5万美元的购汇总额限制;自有外汇投资的本金及收益如需结汇的,应按照《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办理等规定。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赫然写着,“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可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对年度总额进行调整”,难道境内投资者投资金额超出5万美元就没有自由结汇权了?而如果赋予了自由结汇权,那么与资本项目开放也就一步之遥了。

  据《财经》杂志报道,近日国务院统筹各相关部委召开会议,认为对包括QDII在内的对外投资应注意风险,并要统筹考虑中国外汇资本的境外投资。通盘筹划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从趋势来看,“港股直通车”不是不开,而是延期开,但如此重大的一个决策,事先并未做好各种约束条件的应对之策,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不谨慎,对香港市场则会造成一定的波动,从长远来看,也可能对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造成影响。事实上,香港前财政司司长粱锦松数月前已经建言,如果内地资本项目开放,则港币可以考虑与人民币挂钩,而非与美元挂钩。这一说法尽管遭到香港金管局否认,但毫无疑问,梁的意见从长期来看是有可能实现的前景之一,有必要从“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

  有专家建言,应当在开放初期设定相应额度限制,并需要在内地进行充分的投资者教育。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通过设置购买港股限额以及提供资金合法证明的方式来解决。

  这是行政管制式的馊主意。对于资金与购买港股进行双重限制是迂腐之论,根本行不通。资本市场最重效率,这里凑齐材料审核一圈,那里市场早已发生变化,损失由谁弥补?如果对于个人直接投资香港市场不放心,为什么不大幅提高QDII份额,并让更多的市场化而非特定的机构取得QDII资格?

  “港股直通车”的开启,反映的是以扩大资本项目流动加大汇率改革的思路,另一种相反的思路是扩大市场汇率浮动机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前一条路的危险在于,如果汇率被人为固定在吸引热钱的高度,同时放开资本项目,相当于拆除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防洪堤坝,到那时,国际资金洪水狂奔而来又席卷而去,将成为可能的常态。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能承受得住吗? (据《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