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13日 10:34 和讯 homeway
截至今年上半年,石油,石化类上市公司共有23家: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3家;石化综合类企业10家;单一炼油企业5家;石油产品购销,储运类4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1家。 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石油化工行业各分支企业基本上延续其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特征。上市公司中,预计上半年中报业绩整体良好,但是以炼油为主的公司较差。 一、行业景气回升 国际石油化工行业一直呈周期性变化,在经历了1995—1998年的调整期后,国际石化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预计未来3—4年内,国际石化行业将迎来新的高峰。 国内石化市场自1999年下半年走出低谷,景气回升。石油化工行业整体大幅好转,并一直延续到2000年上半年。国内两大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自1998年重组后,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世界级航空母舰。1999年实现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约占全年国有企业盈利的30%以上,继续担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得重要地位。 石化企业良好的业绩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众多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 1)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复苏,使得全球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 2)政策扶持。石化行业是我国仅次于烟草行业的第二大纳税大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 3)逐步转向规模化生产。石化行业具有规模效益的特点,针对我国目前石化行业总体生产规模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继1999年国家大力整顿小炼油企业以来,今年一季度实施关闭了100多家小炼油厂,基本完成清理任务。同时致力于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扬子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60万吨乙烯以及齐鲁石化100万吨合成树脂等项目已经得到国家正式批准,其建成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针对目前国际、国内石化市场变化莫测的形势,两大集团制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石化产品的经营策略,取得巨大收益。 5)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挖潜增效。 二、国际油价攀升的影响 由于全球对石油需求不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自1999年4月份以来持续攀升,至1999年底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达到25美元/桶。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为石油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使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攀升。3月份,OPEC油价最高达31.26美元/桶。虽然受OPEC成员国3月底达成日增产原油145万桶协议的影响,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至5月中旬,油价强烈反弹,至6月份再次突破30美元/桶。上半年平均油价超过25美元/桶,同比增长幅度在40%以上。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飚升,对不同类别的石油化工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石油开采类公司、综合石化类公司特别是国企大盘股石化类公司、石化产品购销公司均可以获得良好业绩;而单一炼油公司由于过高的原油价格承受很大的经营压力。 石油开采类企业,最大赢家 石油开采行业整体在1999年国际原油上涨的历程中获得较大收益,但是三家上市公司却表现各异。隶属于中国石油的辽河油田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以来一直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接轨较好。上半年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油价也处于较低水平,不含税平均油价为717.58元/吨,公司处于亏损边缘;至下半年,公司油价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持续走好,平均油价上升到1087.15/吨,公司业绩稳定上升。全年主营利润同比增长7.31%,每股收益0.150元,同比增长19.05%。中原油气与石油大明隶属于中石化集团。由于中石化集团采油能力远远低于其加工能力,为保证内部石化企业成本相对稳定,中石化对本集团内开采类上市公司制定固定的统一价格,远远低于当期国际原油价格。致使中原油气与石油大明在1999年下半年国家原油价格暴涨时只能望“油”兴叹。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攀升,上半年平均原油价格超过25美元/桶,远远高于国内约805元每吨原油开采的完全成本(98年),折合约13.13美元/桶,石油开采类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巨大利润。同时国家政策方面利好消息不断,先是中石化集团公司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本集团石油开采类上市公司中原油气,石油大明的原油价格按接轨价格执行,原油接轨价格则由石化集团公司每月公布一次。隶属中油集团的辽河油田上半年平均原油出厂价也与去年同期过低的油价形成鲜明对比。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以及国家原油价格接轨政策全面实施的推动下,上半年国内平均原油价超过1800元/吨,同比去年增长700多元/吨,增长幅度40%左右。 另外,自2000年1月1日,取消按原油80元/吨、天然气40元/千方提取油气储量有偿使用费,取消计入成本的油田维护费,油井和气井资产折旧年限由6年延长至8年,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主营业务成本。因此,在国内外双重利好因素推动下,预计中原油气、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三家石油开采类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可望攀升。 单一炼油企业,效益下滑 单一的炼油企业由于原油购入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公司原油成本占到成品油出厂价格的90-95%,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幅度跟不上,致使上半年全国炼油企业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目前,单一炼油上市公司中石炼化、大元股份、湖北兴化、锦州石化已经中报预亏。 由于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定位依旧低于国际市场价,仍有一定的上浮空间。中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决定自7月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国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予以调整。随着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上调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炼油企业下半年有望走出低谷,业绩回升。 综合石化企业,发挥自身优势 油价的上涨也带动下游石化产品价格攀升,促进化工产品市场异常活跃。石油化工产品自1999年4月份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逐步走出低迷,价格一路上扬。进入2000年以来走势依然强劲。国内主要化工产品,如聚丙烯价格由年初的6200/吨一路上涨,最高涨至6900元/吨,涨幅近10%;低压聚乙烯和高压聚乙烯2000年上半年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拉动下,自年初的8100元/吨,7200元/吨分别涨至9100元/吨和8300元/吨,涨幅超过10%,其它化工产品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体上,上半年国内化工产品市场表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综合石化类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产品种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上半年以盈利较大的化工产品生产为主,获得良好的收益,预计中报业绩整体良好。其中,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几家大型综合石化企业更是发挥其综合性、规模化优势及抗风险能力。2000年伊始,针对市场化工产品价高好销的形势,调整产品结构,确定“宜油则油,宜化则化”策略,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大力生产市场畅销的诸如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获得很好的效益。 成品油价格接轨,销售公司受益匪浅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自1999年11月份上调成品油价格以来,2000年上半年又三次上调成品油中准价格。至2000年6月1日,汽油基准价为3120元/吨,柴油基准价2924元/吨,平均上调幅度超过20%。同时国家计委每月制定并发布基准价,其公式严格执行新加坡日离岸价的月平均值加进口关税。这次改革的着眼点是建立国内成品油市场形成价格的健康机制,让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内市场油价接轨。 以成品油的购销、存储为主业的武汉石油、鲁石化、锦州六陆和天发股份,由于不涉及石油的直接加工,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利用自身储存成品油的优势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上调的过程中获得不错的收益,预计今年上半年中报业绩有一定幅度的攀升。 三、技术创新为主要发展目标 石化行业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一直以来我国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有较大缺口,自给率很低。目前我国合成树脂进口比例高达50%以上;合成纤维产品差别化率在20%以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的水平;合成橡胶也大量依赖进口;工程塑料如碳酸酯,聚甲醛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石油化工的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的落后大大降低了我国石化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大了我国石化行业全球经济化后的竞争压力。为此,近日国家制定了我国石油与化学工业技术发展总体目标。 展望2000年,上述目标的实现,将对我国石化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石油勘探方面技术进步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国内剩余探明储量基本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使许多原先难以开采的储量能以相当低的成本进行开采,从而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石油开采的综合成本,石油开采类上市公司前景看好。炼油方面的技术提高,将大大提高国内炼油企业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提高国内炼油企业对资源丰富价格较低的中东油的炼制能力,可以逐步降低炼油企业对国内原油的过分依赖,增强自身竞争力,上市公司有望扭亏。石油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将填补国内一些重要化工产品空白,替代进口产品,逐步夺回国内市场份额,是综合类石化企业开拓国内广阔市场和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良机。(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田磊)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