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焦点透视:资本市场酝酿变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13日 08:47 158海融证券网

  尽管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的作用更多地落脚于联络和信息传播,不发生任何实际业务,但是业内人士已经从中嗅到了某种味道,即中银国际要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做文章。

  中银国际在海外的名气远远超过国内。其北京代表处是6月份挂牌的,当时,它对外界的宣传十分低调。

  中银国际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也就是说,中国银行是中银国际的唯一股东,而中银国际也是一家全部由国有资产投资的在港中资企业,当时的名字叫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

  1996年7月,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英国注册成立。1998年,中银国际在香港完成了中国银行海外投资银行机构和业务的重组,形成统一的国际投资银行管理和业务架构。中银国际的总部同时也从英国迁至香港并在香港注册。现在,中银国际已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和最强的投资银行,分支机构跨越欧亚,业务领域覆盖股本一、二级市场、资本债券市场、结构融资和资产管理等所有投资银行业务。

  中银国际董事兼执行副总裁曹远征说:“中银国际经历20年资本市场的磨练,其市场地位和份额可谓举足轻重。”

  香港行内人士评价说:“在香港本地的投资银行中,前三大应该算是百富勤、汇丰投资银行以及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注册资本为10亿美元,现在拥有11家附属公司和两个内地代表处。在中银国际的香港、英国办公室里,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十分少见,大部分专业人士都是具有国际经验的海外雇员。

  在过去的20年里,最最让中银国际津津乐道的是“从未违规”。这一点实际上是国际上所有投资银行都很难做到的。

  据了解,中银国际是中国唯一拥有独立的国际配售网络,并能够独立承担中国企业海外发行的中资投资银行。截至1999年,中银国际在香港市场共参与股票承销项目113个,集资额达到2000亿港元。同时,它还以保荐人或者主承销商身份参与33个项目,集资金额达到460亿港元。

  作为中银国际唯一股东的中国银行去年位列“500强企业”的第171位,全球分支机构约达1.5万家,其中海外机构538家。在香港,中国银行下属的港澳中银集团是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在港澳地区共有13家成员行,香港地区分行共有370多家,其中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是香港三家港币发钞行之一,为香港银行公会轮任主席银行。

  中银国际在香港H股和红筹股的发行上市方面被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优势。1993年,中银国际以保荐人的身份独家安排了香港联交所第一支H股“青岛啤酒”上市,项目集资8.89亿港元,超额认购110倍。此后,中银国际凭借其雄厚的中资背景,积极参与了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工作。在香港联交所已经上市的46家H股当中,它以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身份参加了9个上市项目和32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承销工作,在香港同业中名列第一,同时还以保荐人和联席/副保荐人的身份参与香港红筹股的上市业务,其业务排名在香港位列第二。

  由于鲜明的中资背景,中银国际曾经在1998年协助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击退国际炒家。

  中银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是最大的券商,持有联交所10个席位,30个终端。当时,在前后10天的时间内,中银国际在中银集团的支持下,二级市场总交易量超过350亿港元,其中90%以上在最后两个交易日成交,8月28日更完成了近300亿港元的交易,占当日香港联交所总成交量的1/5。

  在中银国际参与的众多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是由中银国际独立操作的。去年在市场十分不好的情况下,它还独立操作了TCL的海外上市,筹资额达10.5亿港元。

  中银国际亚洲董事总经理王晓东说,独家操作一个项目对于任何一家投资银行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意味着“一个人吃一个完整的蛋糕”。

  在国际市场上承销股票并不像在国内一样,只要拿到发行资格就不愁卖不出去。在国际市场上,90%的投资人是机构或者基金,只有10%的份额是面向普通个体投资人的,因此,投资银行必须为自己所销售的商品找到“卖点”。一般说来,为了保证项目的销售顺利,越大的项目分给好几个投资银行共同操作的概率越高。

  曹远征明确表示,中银国际依托中国银行建立了全球销售系统,能够同时在大陆和香港操作项目,目前独立销售1亿至3亿美元不成问题。在香港的中资投资银行中,中银国际的销售能力肯定是第一位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中银国际是全资的国有企业,但是因为其在海外注册、发展,因此现在已经成为了“国有境外企业”,这类企业如果申请回国开展业务,将视同外资企业一样的待遇。

  不久前,同在香港的中国保险作为一家中资的境外公司已正式向保监会申请恢复在国内展业。

  中银国际与中国保险同属于在海外发展多年的中资企业,因此这类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异常引人注目。

  有观察家说,如果中银国际回到国内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其“20年从未违规”的良好素质一定会让国内那些想做大投资银行的券商汗颜,而中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众多销售网点又会让二级市场经纪商大为羡慕。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分析:资本市场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000/07/05 10:05)
专家认为西部大开发需要资本市场 (2000/06/12 08:11)
 新浪推荐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性知识问答专区
巩俐希望工程广告风波
温布尔登网球赛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电视剧《中关村》征集剧情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