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市场焦点:预亏公告传递了什么信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7月02日 11:20 南方日报

  主持人:在市场各方对多年未见的业绩行情的期盼和呼唤中,上市公司预亏公告却频频冲击着人们的脑际。经营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必须在业绩报告公布前作出亏损预告,是中国证监会于1998年底所作的规定,它的用意之一就是调节业绩风险在各时间段的分布,避免亏损年报或中报沉积在公布期后期集中出笼,以期降低市场风险。今年中期预亏十分引人关注,因为公司亏损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业绩行情能否顺利启动,与预亏能否较好地释放掉局部的业绩利空有很大关系。

  预亏公告传出什么信息(申银万国桂浩明)

  到6月29日,深沪两市已经有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今年中期将发生经营亏损的预告。就相对数来说,这不是个大数字,而且所涉及的公司在股市的影响一般来说并不大,股价不高,权重亦小,因此,所带来的冲击与今年一季度预亏公告成批推出时的情况有很大区别。不过,既然还是有这么多公司在上半年持续亏损,那么我们还是应该作一番研究,从这些预亏公告中发现有用的市场信息。

  今年以来,市场各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普遍看好。实际情况是经济增长态势出乎人们意料的好,特别是外贸出口超高速强劲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提高,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回升,持续了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的态势已得到扭转。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大都相信,今年上半年的企业效益会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会改善。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是,预亏公告也提示人们,宏观经济的好转不等于微观经济的同步好转,从经济景气度的回升到企业效益的提高,要经历一个不太短的时期。这里面由于有一个传导机制的问题,通常,微观经济会有滞后的现象。如果人们以为经济增长加速了,企业效益就一定好了,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预亏公告也告诉人们,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有的企业可以做得很好,有的则可能不行。经济处于增长期,能够做得好的企业会多一些,但不可能是全部。美国这几年的经济可谓顺风顺水,可是亏损的、倒闭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而我国经济目前刚刚出现较多的亮点,此时仍然有一批企业的效益不好,是很自然的事。另外,这次的经济增长同生产资料价值的上涨是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是互为因果。这种从本质上讲具有成本推动色彩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在让一部分行业受益的同时,让另一部分行业受到一些损失。譬如说原油涨价,对原油开采企业肯定是好事,但相关的加工、销售企业就不一定受益了,要作具体的分析。那些以原油为主要原料的企业,还可能因为产品价格上涨跟不上原料价格上涨而出现亏损。在这次发布预亏公告的公司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所以,那些预亏公告实际上也在提醒人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不能以上半年市场状况最好时的水平作为分析整个半年的企业效益的依据,同时也不能因为经济好转而忽视仍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否则就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现在公布预亏公告的公司中,有不少是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新上市公司。它们不但没有因为获得低成本融资而有更快的发展,相反还出现了严重的业绩滑坡。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它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未必尽如人意,说明某一阶段的扩容在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存在问题,这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过去有种观点,认为新股业绩水分少,操作风险也比老股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任何一个公司都要经历市场的洗礼,在这一点上,新老公司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哪怕是在经济好转的背景下,企业都要面对各自的市场风险。如果是新的上市公司,上市一关把握不好,风险就只能更大。在这一点上,那些预亏公告已经告诉我们很多了。

  读预亏公告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我们的确也能从中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得到很多应该重点关注和分析的信息。相信这对于提高大家的市场判断能力并准确估计后市有诸多好处。

  丑话说在前面好戏唱在后头(华泰证券钱建)

  自从网络股的神话黯淡之后,市场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的未来成长性,再次回到业绩这根主线上来,以至于钢铁股、石化股、石油股等大批低市盈率个股出现了翻番行情。而PT股的跌幅不设限制,更是强化了市场重视业绩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今年中报预亏个股的跌幅也远远高于往年。那么,这些个股的后市走势会怎样?投资者又该如何操作呢?

  先看一看中报预亏个股的特征,分析一下它们的未来走势。从已公布中报预亏的上市公司来看,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上上市公司业绩大滑坡的现象,这也是本次中报预亏个股最大的特征。比较典型的有大元股份、广州冷机、桦林轮胎等,他们上市时间不长,但一下子就陷入了经营危机,这对于目前方兴未艾的次新股行情,不啻是迎头一盆冷水。而且,这些个股预亏的原因,均是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成本高企或者附加值不高。这样的公司有福建三农、康赛集团、广州冷机等。它们的经营状况十分艰难,不是处于连续滑坡的状态,就是深陷泥沼难以抽身。这对于那些主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是一个警告,同时对于持有此类个股的投资者也是一个警诫,有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抛售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而对大盘的未来走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不少目前走势比较强劲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均有这样的问题,希望投资者能有所关注。不过,从历史上看,对于利空先行释放的个股而言,一旦真正消息兑现,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股价会走出不断盘升行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年戴ST帽子的公司的股价走势。因此,在预亏个股当中,一些可能重组或者重组尚未见效的个股的未来走势将呈现不断盘升的特点,诚所谓,丑话说在前头,好戏唱在后头。

  对中报预亏个股的操作策略。诚如前述,这些公司的亏损多是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以及成本高企等,但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如果再考虑到一些公司管理上的漏洞,可以讲,它们的生产经营都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低迷期,快速摆脱困境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能实施重组的上市公司比较少。也就是说,从投资角度来讲,这些公司股票的下跌仍有一定的杀伤力,在中报正式出台之前,少碰为妙。但由于深沪股市一贯是资金拉动型的市场,业绩推动的成份较少,主力能否以较低的成本入庄,实际上已成为判断板块或个股行情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对“壳”资源的向往,一些绩差股可能成为资产重组题材的集散地,绝对价位的不断下移可能意味着投资或说是投机机会的来临。因此,对预亏股票,在总体上谨慎对待的同时,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全部打入冷宫。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论绩优绩差,投资对象都只是一个价位而已。就如绩优股在市价高得离谱时没有投资价值一样,绩差股在价格低得离谱时也会产生投资或投机价值。所以,投资者应区分不同个股,分类操作。如大元股份一类接近低价股的次新股,值得投资者中长线关注,因为此类个股经过一轮跌势之后,已消化了这个利空;同时,这些个股价位偏低、流通盘又不大,庄家重组的成本低廉,极易成为黑马个股。再如ST甬华联等第一大股东已更换的公司,只是由于重组有个过程,重组实效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这些个股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黑马股。而对于桦林轮胎之类的大盘国企股,在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介入,毕竟此类个股的重组成本比较高,暂时不会有题材支撑其股价上行。

  怎一个“亏”字了得(东方证券:魏立波)

  临近中报披露期,上市公司预亏频频,一些上市还不满一年或上市刚一年多的公司竟然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桦林轮胎、大元股份、广州冷机等公司即属此列。从这些上市公司公布的亏损原因来看,行业竞争激烈、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是它们众口一词的亏损原因。但笔者认为,将亏损原因简单归结为行业竞争激烈之类的因素,这种“官话”显然有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之嫌。经营管理不善也应当是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却没有哪个公司提到这一点。如桦林轮胎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促销手段、搞好售后服务、开发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等措施来规避行业风险,然而从其1999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经过近一年的经营,上述措施并未能有效落实,开发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等措施都没了下文,如此显然难以规避行业风险,公司业绩滑坡自然难免。

  上市公司第一年就亏损,上市之前过度包装也难辞其咎。桦林轮胎、广州冷机所处的轮胎和冰箱压缩机行业竞争激烈,早已人所共知,发起人更应该在股份上市之初就心知肚明。明知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增大,在募股之初为什么未能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呢?在进行盈利预测时,对募集资金投入项目的分析如果充分考虑了行业风险,盈利预测显然就不会像招股说明书中那么乐观了。如果是失误,有关人员应有渎职之嫌。如果是故意,就有披露虚假信息之嫌。总之,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如此之快,发起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市公司过度包装,从上市前后的业绩中也有所体现。这些上市公司上市前每年的业绩还都不错,上市之后,有了募集资金的支持,业绩却一泻千里,其中应当别有玄机。上市之前如果业绩较差,显然就会被摒弃在证券市场的大门之外,所以,绩差公司想踏进股票市场,过度包装自然是捷径之一。而上市之后业绩就变差,一是因为钱已圈到手,不必再装了,二是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原形毕露。

  上市公司上市第一年就亏损,虽然是个别问题,但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它可能严重影响股票市场的整体形象,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甚至会使投资者更加怀疑公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给我国证券监管、证券立法和执法、如何保护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可能是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桦林”“大元”预亏 投资者反响强烈 (2000/07/01 10:26)
午盘报道:三只中报预亏股大幅下跌 (2000/06/29 14:06)
早盘报道:防范预亏个股的风险 (2000/06/29 10:31)
市场焦点:中报预亏敲响警钟 (2000/06/27 11:21)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消夏旅游专题
偷渡客惨死英伦
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日本超人气组合SMAP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