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兴森科技:大客户战略显效 管理提升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31日 17:13  全景网络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相关个股或板块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该股的准确信息,请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

  兴业证券(微博) 刘亮

  近期我们调研了兴森科技,与公司高管进行了较深入的沟通,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1季度略超我们预期: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7.35%,环比下滑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88万元,同比下滑2.65%,环比下滑1.03%,每股收益为0.13元,略超我们预期。

  1季度产能利用率提高,毛利率回升:自去年3季度开始,一方面受外围经济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反映不够及时,订单不足,开工率下降,从而造成业绩下滑。4季度开始,公司积极调整,外抓营销,内修管理,实行大客户战略和成本管控,至今年Q1,初显成效。毛利率39.63%,环比回升近两个百分点,就是开工率提升、成本管控的结果。

  今年增长源自国内大客户:公司大客户战略的成败是今年订单增长的关键。公司外销占比40%,去年3季度公司受海外订单所累,时至今日,海外依然没有明显好转,今年增长主要靠国内市场。就下游应用来看,增长较好的是通信(尤其光通信)及安防。跟随下游增长,加上在华为、海康、大华等大客户中份额的提升,推动公司今年的成长。。广州一期产能释放中,宜兴项目年底投产:订单要转化成业绩必须要产能的保障。广州一期项目投入已于去年全部到位,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日均订单品种数达到300个。大客户战略下,订单恢复初显成效,关键要看产能释放的进度。广州一期设计产值为14亿,若进展顺利,在柔性生产下,可能超出这一目标值。宜兴项目主要是高端小批量板,预计年底投产,今年不会有业绩贡献。

  样板的内生式扩张还未到天花板:由于样板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品种数的增多。这就对生产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样板厂通过内生式扩张达到一定规模,便会遇到天花板,这一天花板不能简单参考行业规模(2010年全球PCB510美金,样板占5%计,25亿美元,150亿人民币,公司2011年样板近6亿),而是与管理能力相关。

  美国样板龙头DDi在2010年以来营收规模已无大变化,日均订单品种数也没有提升。达到内生式扩张的天花板后,企业要寻求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采用外延式扩张。DDi便是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的。公司目前日均订单品种数高于DDi,我们认为其内生式发展的空间更大,但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当前遇到的管理瓶颈对产能释放的制约,就是在内生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然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公司内生式扩张的天花板还没有达到。。小批量板需要更精细化管理:小批量板也具有品种多、小批量的特性,达到一定极限值可能也会出现样板同样的问题。但同时,由于小批量板价格低,利润空间相对小些,也更具降价风险,因此,在向小批量板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生产管理必须转向精细化,由注重交期、不重成本,到交期、成本、良率都要抓。否则,毛利率难以像样板这样坚挺,容易受降价、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所侵蚀。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作为样板厂龙头,公司具有强于竞争对手的柔性生产能力,还处在内生式扩张阶段,目前的管理瓶颈希望能通过修炼内功解决。从样板到小批量板,公司必须将自己擅长的快速交货和批量板厂擅长的成本控制相结合,才能保证盈利空间。今年公司有内外两件大事,对外大客户营销,对内管理提升,而后者是公司在相当规模之下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我们给予2012年至2014年公司每股收益0.77、0.93、1.25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公司内部管理提升低于预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兴森科技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