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练生亮
在过去的两个交易日中,A股可谓饱受退市雷声的空袭。继前一交易日创业板指数大跌5.25%之后,昨日再次出逃的资金更是给市场留下垃圾成堆。根据东方财富通数据显示,当日ST板块指数大跌3.01%,加上前一交易日2.51%的跌幅,该板块指数在两个交易日内已然凑足了一个跌停板。
从个股的表现来看,在昨日ST板块正常交易的113只个股中,仅有ST罗顿、ST金材、ST国药等9只个股录得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余104只个股则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截至昨日收盘,该板块共有*ST索芙、*ST锌电、ST东盛、*ST海龙、ST宝龙、SST华塑等28只个股跌停。
成交量方面,ST板块昨日的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显示资金出逃的意愿依然强烈。和讯实时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昨日ST板块的全部成交中,资金流入性成交9.89亿元、资金流出性成交19.17亿元,流入流出成交差额接近10亿元,占该板块全部成交金额的31.06%。
消息面上,深交所近日公布的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被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管理层意在剑指“垃圾股”,因为结合退市条件的设定以及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创业板虽已出现亏损公司但尚未有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因此退市制度的现实“法力”暂且奈何创业板不得。不过,下一步管理层若将创业板退市的这一套标准或者更严格的标准用来治理主板,则退市“紧箍咒”将发挥极大杀伤力。因为在主板的上市公司中,目前有超过30家公司的净资产已蹲在零线以下,而这些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聚集在ST板块。
另外,近日随同郭树清主席在广东调研的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剔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因素作为衡量盈利的新口径,确保退市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这也意味着,一些长期依靠政府补贴、债务重组等手段混迹A股的ST板块上市公司,将不得不面临保壳乏术的困境,而一旦丢壳,ST股的命运将无异于彻底消亡在A股市场。
由于ST股一直以来带有重组暴利的诱惑,因此相当比例的投资者往往热衷于炒作ST股,基金等主力机构也不甘落后,使得A股的“炒差”蔚然成风。此次管理层已鸣匣中的退市之剑虽令ST股感到了丝丝寒意,但炒差之风能否就此停摆,显然有待观察。因为在A股20年的历史上,由于经营不善而遭遇退市的公司总计也不过43家,近几年时间里更无一家公司退市,退市制度几乎形同虚设,使得很多投资者讽喻A股为诸多垃圾股的“回收站”。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回收站”当前显然已走到了需要清理的边缘。尽管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此次退市制度若出台,将会迫使成批ST股退市,但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却并不认可这一观点。相反地,他认为不可能有大批量的ST股退市,因为在ST股的背后,充斥着来自地方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博弈。同时,A股存在着退市比上市难的股东文化,在这一文化未见衰缓之前,市场资金针对ST股的投机热情依旧潜在。
实际上,ST股除了切身感受到退市的威胁之外,其负债的情况更不乐观,这也预示着ST股通过自救以保壳的路途充满困难。根据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统计,在已发布2011年年报的ST股中,负债率超过100%的个股多达27只,其中*ST中华A的负债率高达1339.69%,ST太光、*ST金泰、ST长信的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了668.45%、634.87%、628.08%。*ST中华A作为A股市场中资不抵债最严重的公司,尽管年初以来累计上涨了12.09%,但近两日已分别大跌4.52%、3.47%。该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净资产为-16.90亿元。虽然2011年实现了3972.09万元的盈利,但公司已深陷债务困境而不能自拔。
从某种意义上说,退市即将来袭,这将倒逼ST股更疯狂地寻求重组以规避未来的退市风险,因此一定时间内ST股的重组概率可能趋高,但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规避ST股,切不可被看不见的风险所麻痹。另一方面,由于此番逃出ST板块的资金多为市场的活跃资金,后市这些资金很可能耐不住寂寞。在搬不动“大家伙”的同时,伺机寻找小市值品种进行炒作,因此后市一些未来确定性较强的成长股,将存在一定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