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8月迎来限售股解禁高峰 投资者需提防89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30日 01:17  第一财经日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相关个股或板块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该股的准确信息,请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

  黄婷

  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投资人在“大小非”问题上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深圳一位价值派的私募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讲述了他近期的一个投资案例,不久前他们调研了两家创业板公司,对公司的前景均很看好,两个项目都进入了他们的股票池中,但就在临近下单之前,其中一家公司公告了公司股东和高管的大幅减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公司股东和高管都对公司没有信心,我们做投资的就应该慎重了。”该私募基金经理说,最后,他们只买入了另一家创业板公司。

  而一位擅长捕捉短线机会的私募则采取了相反的做法。“很多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往往都伴随着“大小非”的减持,在市场比较活跃的时候,反而可以留出部分机动仓位短线操作一下解禁股。”该私募基金人士说。

  “内部人”在出逃,你看到的是风险还是机会?

  7月逾百亿元限售股出逃

  随着6月下旬以来市场的反弹,“大小非”也开始活跃起来,不少“内部人”都选择了趁着反弹“落袋为安”。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28日,7月份以来,全部A股共有156家公司被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减持股份数达到8.08亿股,减持金额高达117.70亿元,与6月份的89.14亿元相比,环比增加了32%。

  而在减持大军中,要数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大小非”最为凶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大小非”7月以来的减持金额高达70.02亿元,占全部A股“大小非”减持金额的近六成。

  对于重要股东急于套现的原因,渤海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大小非”减持的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对上市公司未来成长性不看好,也有可能是出于资金面的原因等。“特别是创业板的公司,从中报陆续披露的业绩看,很多业绩与其估值并不符合,创业板‘大小非’的大规模出逃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该分析师说。

  此外,上述深圳私募基金经理也表示,央行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没有把通胀控制下来,反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很多公司的资金流出现了明显紧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也会选择在二级市场套现用以缓解资金压力。

  “如果货币政策没有放松的迹象,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选择在二级市场套现的企业也会增加,这将对A股的资金面造成压力,影响A股接下来的走势。”该私募基金经理说。

  8月迎来下半年解禁高峰

  接踵而至的8月份将为A股带来更大的解禁股压力。

  数据显示,8月份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为2148.78亿元,比7月份的1323.82亿元增加了824.96亿元,增加幅度为62.32%。8月份解禁市值环比增加六成多,为年内第五高的月份,同时也是下半年单月解禁市值最高的一个月。

  “限售股解禁规模再攀高峰,这将对A股构成资金和心理层面的压力。”上述渤海证券分析师指出。

  记者统计显示,下半年解禁市值最大的前5家公司分别是中国南车(601766.SH)、光大银行(601818.SH)、美邦服饰(002269.SZ)、城投控股(600649.SH)和小商品城(600415.SH),分别达到了432.29亿元、367.91亿元、296.82亿元、96.60亿元和96.40亿元。

  “中国南车的套现压力较大。”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指出,8月18日中国南车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市值为432.29亿元,解禁股东2家,即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北京铁工经贸公司,均为首次解禁,且持股全部解禁,合计占流通A股217.34%,占总股本比例为55.07%。张刚同时还指出,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遭到套现的可能较大。

  在8月份解禁的89家上市公司中,一季报业绩出现亏损的公司就有卫士通(002268.SZ)、华菱钢铁(000932.SZ)、鑫富药业(002019.SZ)、福建三农(000732.SZ)和上海普天(600680.SH)。此外,达刚路机(300103.SZ)、青龙管业(002457.SZ)、西仪股份(002265.SZ)一季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从半年报的情况看,华菱钢铁、鑫富药业、欧菲光(002456.SZ)、西仪股份均发布了半年报预亏公告。福建三农则预计半年报业绩大幅下滑。另外,东力传动(002164.SZ)、金利科技(002464.SZ)、百川股份(002455.SZ)、天业通联(002459.SZ)半年报业绩预计略有下降。

  此外,按2011年一季报业绩计算,市盈率在20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就有4家,分别是海能达(002583.SZ)、珠江啤酒(002461.SZ)、哈飞股份(600038.SH)和欧菲光。

  在89家公司中,有13家创业板公司将迎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一解禁就套现几乎成了创业板的定律,张刚指出,这13家公司可视为高危族群。

  除此以外,瑞银证券在7月25日还发布了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票获取资金,这也将让A股进一步面临资金压力。瑞银证券认为,由于大量融资平台贷款、城投债需要偿还;财政收入依赖土地出让金,而下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难以满足需要;基建旺盛、大量保障房需要建设,地方财政支出巨大等三方面原因迫使地方政府亟待筹措资金。

  “由于不具有控股地位,与非控股股份相比,控股股份可能更容易被地方政府减持。”瑞银证券称。

  而在今年以来的减持公告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国有股东的身影。昊华能源(601101.SH)、中泰化学大连国际(000881.SZ)、华泰证券(601688.SH)和陕鼓动力(601369.SH)等拥有地方政府和地方国资委背景的上市公司都在被减持之列。

  “大规模的限售股解禁会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压力,对遭遇产业资本抛售的股票,从中长期投资的角度应该适当回避,毕竟产业资本对公司的触觉是最敏锐的。”上述渤海证券分析师说。

  解禁带来短线机会?

  不过,上述擅长捕捉短线交易机会的私募人士则表示,股价上涨往往都伴随着“大小非”的减持,限售股解禁有时候还不失为一个短线交易的机会。

  截至7月28日,7月份以来大盘持续震荡,上证指数累计下跌了1.93%,而156只7月份遭到减持的股票中,就有88只不同幅度的上涨,占比为56%。

  7月份,中国宝安(000009.SZ)、华丽家族在解禁前股价连续强于大盘,华丽家族在解禁前还发布了中报大幅预增的公告。

  无独有偶,康得新(002450.SZ)、九九久(002411.SZ)、洪都航空(600316.SH)和高德红外(002414.SZ)等均是7月解禁股中表现突出的“佼佼者”。

  一位从事大宗交易套利的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说,在达成一笔大宗交易之前,如果折扣太低,限售股股东会与套利方达成协议,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公司股价的强势或者一定幅度的上涨,以此作为给套利方的“补贴”,在这种情况下,解禁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上市公司相关利好的出台。

  但上述私募人士也指出,对于限售股短线机会的博弈,一般只用小部分的机动仓位参与,而且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与近期市场热点相近、业绩好的公司,快进快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