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关于中石油的清醒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16:29 全景网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中石油终于上市了,48.60的开盘价,几乎就是上市当天的最高价(仅差2分钱),最低价41.70元,收盘价43.96元,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而当天被中石油的“挤出”一个黑色星期一的结局,也在意料之内。回过头来看看,在众多堪称华丽的中石油的言论中,最清醒的声音当数哪几位?

  一 、秦洪的“挤出黑色星期一”

  准确说来,A股的这个“黑色星期一”并不完全是中石油挤出来的,但它的确贡献了一份很重要的力量。对于A股大盘来说,周一的确有下跌的理由,《温家宝:会采取措施防止资产泡沫和股市大起大落》和《证监会要求基金有效控制销售规模》的两则新闻足以表达监管部门的意思了;而温总理关于港股直通车的说法,又引起港股在11月5日暴跌,到中午时分,恒生指数跌穿30,000点,中午收市报29,552点,跌915点。作为港股影子的A股市场,当然逃不掉“共患难”的命运。此时,中石油的“挤出效应”开始显出威力来了,中国石化一度几乎被打到跌停,与石油沾边的板块、A+H的权重股、前期热门的金融地产等板块皆被中石油给挤出来了。2007年11月5日刊登于《上海证券报》的“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所写的《中石油今日交易 "挤出效应"引爆黑色周一? 》堪称先见之明。

  二、李晨给中石油“一个中性评级”

  关于中石油的估值,市面上已经多如牛毛,但在一致的看多声中,最清醒、最精彩的估值法当数国信证券研究员李晨的研究报告。2007年11月0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解读巴菲特抛售:中石油是不完美投资吗?》一文中称: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积极看多中石油A股回归溢价不同,李晨近日发布了题为的价值投资分析报告,他是首个给予中石油中性投资评级的国内研究员。李晨认为,从市盈率估值角度看,中石油的PE合理估值不能超过20倍。他分析说,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中,中石油面临三大减利因素:一是开采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中石油的开采成本增幅基本与油价涨幅相当;二是特别收益金因素,原油价格高于60美元即征收40%的特别收益金;三是成品油价格“政府管制折扣”,68%的产品价格不能同步原油价格上涨,直接造成整体盈利下降。

  三 、水皮的“远离中石油”

  该不该买中石油?资深评论员水皮的回答最为大胆。《水皮:中石油是馅饼还是陷阱?》中一语中的:中石油的开盘价会一步到位,根本不会重演中国神华的故事,开盘之后还能给大家留下三个涨停的空间。如果说中石油的表现会和中国神华一样的话,那么也是冲高回落上的一样。很多分析师把中石油的A股价位定在30元左右,实话实说,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信,就目前市场这种言必称中石油的狂热,就3.3万亿资金打中石油新股的疯狂,就人人都恨不得割肉去炒中石油的神经,中石油的

股票等你能买上的时候,一定是套你的时候,或许中石油的开盘价就是最高价。水皮劝告每一位朋友远离中石油,远离中石化,同时水皮相信中石油和中石化走上价值回归之途之日,就是蓝筹泡沫破灭之时,更是大盘企稳之时,牛市要继续,必须翻过中石油回归这一页。

  当国人热衷于“巴菲特减持中石油不是完美投资、少赚了数十亿港元”,当国人迷醉于“中石油成全球首家市值过万亿美元公司”,感谢以上三位的清醒认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