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油工程:海洋石油霸主高成长机构重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18:47 新浪财经

海油工程:海洋石油霸主高成长机构重仓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海油工程(600583):海洋石油工程霸主 高成长机构重仓

  陈周杰

  今天市场再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金融和“中”字头央企持续走强拉动上证指数突破5900点大关,但70%个股却以绿盘报收。最近市场热点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极为明显,今天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一度突破300元大关,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广船国际海螺水泥等高价股也不约而同改写新高纪录。最近在涨幅居前的个股中频繁出现工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远洋等标志性的面孔。由于九月大盘新股密集发行,市值结构短期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海油服等都占据各自行业的新龙头地位。龙头股的启动也激活了同行业相关个股。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未来5——10年国际石油需求和供给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和1.9%,供求紧张态势将长期持续。国际原油价格在上月创出历史新高后,近期一直在80美元附近高位运行。原油价格高涨不仅有利于石油生产企业,对于从事原油开采服务的公司也是利好。今天新股中海油服(601808)涨停,有望带动同类个股走强,建议关注老牌海洋石油服务企业海油工程(600583)。

  垄断细分行业市场 海上油气开采市场空间广阔

  

海油工程(600583):公司国内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核心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集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建造、安装及维修为一体的公司,公司的组块、导管架建造安装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海底管线铺设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在国内海上石油工程领域占据垄断地位。2006 年,公司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国际化
能源
工程公司”的总体目标,并制订了依托主业、向中下游和深水“两翼”发展的战略。过去30年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比例由0.16%上升到34%以上,成为石油开发的主要区域,而目前海上油田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础,它标志着海洋油气开发的水平,目前深水勘探和开采技术主要被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垄断,国际上成熟作业水深是1500 米,我国的深水作业尚处空白,目前的作业深度只能达到200 米。我国石油资源的平均探明率为38.9%,海洋仅为12.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73%和美国的探明率75%。随着油气资源开采向深海区域延伸,油田工程服务行业的技术壁垒将进一步加强。公司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大量专利,技术,未来将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方面大显身手。

  中海油扶持 高投入突破产能瓶颈

  石油工程设计建造开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2002 年公司投资10 亿元购入“蓝疆号”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03 年——2005 公司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根据中海油确定

十一五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000亿元发展50个油气田,力争到2010年中海油实现年产10000万吨油当量,以2005年中海油3600万吨产量计算,油气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5%,为配合大股东中海油的发展规划,公司在2007 年——2008 年进入新一轮投资高峰期。目前公司在天津塘沽和广东湛江已建有两个施工场地,其中,塘沽场地钢结构年加工能力约为5 万吨,场地面积18 万平方米,四条滑道;广东湛江场地年加工能力为1.5 万标准吨。新建的青岛基地一、二期投资总额约20 亿元,钢结构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20——25 万吨,已开始投产,尚未盈利。公司还计划投资17 亿建设青岛三期工程,主要用于深浅水固定平台及浮式系统设施的建造,预计在2009年建成投产。如果上述投资达产,2009 年公司的钢结构生产能力翻倍,施工用的铺管船、驳船增加三艘,作业船舶增加到17 艘,这将大幅下降公司的租船费用,随着新增陆上建造能力投产和大型海上作业船只增补到位,公司将突破产能瓶颈,业绩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基金重仓 旗形整理将突破

  行业地位独特、成长性高的海油工程上市以来便一直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配置的重点品种,从历史走势来看,该股自上市以来便保持慢牛攀升的走势,和股本扩张同步的业绩增长使该股在2001——2005年大盘持续结构性调整过程中依然不断创出新高,是中国股市少有的成长股。最新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共有8家基金机构,合计持有流通股7393万股,比一季度末增加737万股。显示基金一直看好该股的发展前景。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该股前期创新高后持续缩量回落构筑旗形整理形态,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放量上扬,选择向上突破,后市有望再创新高,可重点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