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红太阳:优质资产注入迷局何时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8:49 新浪财经

红太阳:优质资产注入迷局何时破解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汇阳投资 徐冠华

  “红太阳”集团的1.2万吨(8000吨纯吡啶和4000吨三甲基吡啶)吡啶生产线,正常开机每天可获纯利100—150万元,即年净利润5亿元以上。因此有人称,谁掌握了吡啶生产技术,谁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台印钞机。而红太阳集团在安徽当涂投资3.8亿元的2.5万吨吡啶新项目将在今年10月18日顺利投产,印的钞票会越来越多,年净利润保守估计也会突破10个亿。遗憾的是,吡啶资产并不属于上市公司,这使得红太阳的股价一直“萎靡不振”。

  一、农药中间体优质资产到底注入还是不注入

  2006 年5 月29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高淳国资董事长张南海先生在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上发言说要尽快把农药中间体等相关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但是07年8月30日,上市公司却发布公告说高淳国资及集团公司未明确资产注入方案和时间表。那么这个优质的农药中间体究竟是注入还是不注入?

  从股改承诺的角度,肯定是被枪毙了,公告解释说董事长个人的讲话并不构成股改的承诺。但是在这份经过集团公司严格审核的公告里却同时非常明确得指出,高淳国资对红太阳的支持是一贯的,未来也将一如继往地支持红太阳发展。“尽快把农药中间体等相关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是国有资本利用

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之一。这么说,即便股改没有承诺,但是为了实现“支持红太阳做大做强”的“承诺”,将这个年净利润至少是5亿元乃至10亿元的吡啶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也是思路。因此,另一种可能是,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不是完全子虚乌有,而只是“未明确”方案和时间。

  二、高淳国资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思路分析

  坦白的说,如果仅仅依靠红太阳公司现有的化肥和农药产品,每年创造的净利润只有三、四千万,再分析现有主营产品有限的增长速度和市场空间,那么做大做强只能是沦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而如果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比如增发1亿股来收购集团公司已经投产的1.2万吨(8000吨纯吡啶和4000吨三甲基吡啶)以及在安徽当涂投资建设并且即将在国庆后投产的2.5万吨吡啶项目的话,在一个完整的08年会计年度,这两个项目注入对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至少达到10亿。红太阳08年的每股预测收益将达到2.73元【10.4/(2.8+1)】,如果按照20倍的PE估值,那么红太阳的股价至少值54.6元。红太阳集团公司认购的1亿股加上原来持有的8461万股,将升值为100亿。如不把两个吡啶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那么红太阳目前12元多的股价也未必能支撑的住,即便按照12元计算的8461万股市值也只有10亿多。10亿对100亿,这笔帐谁都算得出。怎么样的做法能把国有资本做大做强,谁都很清楚。

  那么吡啶项目是不是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呢?如果说安徽当涂的2.5万吨吡啶项目要在10月18日才开始顺利投产,尚不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这还情有可原。但是已经于06年2月投产的1.2万吨项目并且年创净利5亿元左右的项目不具备注入上市公司条件的说法则有点牵强了。而且吡啶技术全中国只有红太阳集团一家掌握,全世界也就三家(全球产量为9万吨,主要生产厂家是瑞利公司和龙沙公司,红太阳集团当涂项目投产后是3.8万吨)平分秋色的寡头处于垄断格局,何况由于吡啶供不应求已经涨到了7万多元每吨。

  总而言之,对于公告的解读,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总有不同的理解。而对于国有资产做大做强的方式和时机,局中之人也有各人的判断。而对于一般的红太阳二级市场投资者,这场迷局很难读懂。如果赌对了则会上“天堂”,而如果赌错了则可能入“地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