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证监会立案调查杭萧钢构跌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19:11 南方日报

证监会立案调查杭萧钢构跌停

  2月12日以来停牌复牌、涨停跌停的过山车走势凸显股市制度性缺陷

  如果将2007年中国股市的故事作为候选的评奖电影,那么杭萧钢构事件无疑可以拿一个“剧情曲折离奇奖”。

  昨天,杭萧钢构发布重大事项公告,表示自公司股票4月2日复牌后,公司股价又出现异常波动;公司在4月4日接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对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要求公司予以配合。

  此前,在3月下旬,证监会责成上海证交所和相关证监局就杭萧钢构的信息披露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的行为进行调查。现在,证监会将最初的“责成相关部门调查”升级为正式的“立案调查”,并首次以调查通知书的形式告知公司,由此不排除监管部门在前期摸底调查中已经做好了较充分的准备。

  停牌,复牌;涨停,跌停

  停牌、复牌,涨停、跌停,这几个关键词几乎可以概括杭萧钢构自3月19日被证监会首次叫停以来的基本盘面情况。

  在2月12日到3月中旬后经历了10个连续涨停板,此后杭萧钢构度过的是10天停牌期,接着迎来的是4月2日复牌,当天在开盘后9分钟内涨停。“享受”连续两天涨停后,4月3日晚,杭萧钢构发布了一个重大工程中标公告,次日,股价以13.93元的价格大幅高开,但仅仅交易一分钟后,该股票被突然停牌,而停牌前最后一笔成交价为13.9元,短暂的交易过程中共成交了755万余股,成交金额高达1.05亿元,换手率为7.16%。

  分析人士表示,在交易过程中的临时停牌虽然也有先例,但在如此短的交易时间内就被停牌却是第一次。上证所有关人士表示,紧急停牌是与杭萧钢构当天接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有关。

  到了昨天,杭萧钢构再次复牌,以跌停价12.41元开盘,随后曾出现一笔13.79元买单,但迅速淹没于汹涌抛单中,几乎全天封于跌停板,换手率仅为3.79%。从成交量看,昨日成交4963万元,不及上一交易日的一半,与上月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接近4亿元的成交额更相去甚远。

  相信随着证监会调查的继续,杭萧钢构“大片”还会有不少吸引眼球的情节展现。

  匆忙复牌方便了违规资金出逃

  在“停牌”与“复牌”之间、“涨停”与“跌停”之间,投资者被这种过山车式的“盘面表演”弄得晕头转向。从杭萧钢构宣布以344.01亿元的总价款承建非洲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开始,这个被公众认为的“国际玩笑”故事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从昨日发布的公告来看,证监会已认定杭萧钢构涉嫌违规,而且在公司停牌期间,证监会就已宣布对事件展开调查,但公司在此期间还敢继续遮遮掩掩,甚至4月2日复牌当天出具了澄清公告和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进展公告等利好消息,“实在难以理解。”

  而从4月2日、3日连续两天的涨停看,杭萧钢构总换手率超过31%,成交量达4亿多元。市场人士表示,这么高的成交活跃度足以让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出逃。根据交易公开信息,有一机构专用席位在3月16日涨停板时曾买入1700多万元,其后这家机构便因公司股票停牌无法出货,而4月2日恢复交易后又出现了一机构专用席位,该席位位于当日卖出第一名,成交1800多万元,与3月16日的数据很相近,不排除是同一家机构的可能。

  由于公司受到市场质疑,多数市场人士都曾预料该股复牌后会出现连续跌停,但事实是恰恰相反,连续的两个涨停板让众人大跌眼镜。分析人士则表示,在这样一只充满不确定性的股票上大举拉抬,并不排除某些神秘资金顶风作案之嫌。

  还有的是,在监管部门对杭萧钢构事件的调查尚无正式结果的情况下,该股票却在4月2日于上证所恢复交易,而且公司还出笼了所谓澄清公告。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一个利好消息,从而方便违规资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却无辜接盘。

  制度性缺陷明显

  “杭萧钢构事件确实有点夸张,这体现了中国股市结构的制度性缺陷很明显。”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在哪个国家都可能有,发生在现阶段的中国更为正常,投资者要用平常心去看待。作为《证券法》起草小组主要成员、《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副组长的曹凤岐教授指出,杭萧钢构事件再一次警示中小股民们,盲目跟风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该事件也提醒管理层,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加大监管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有券商研究人员表示,杭萧钢构的立案调查会对题材股的炒作有所抑制,但不会对股市整体产生大的影响。“在今年一季度就有300多只股票翻番。”他指出,杭萧钢构应是一个特例,短期内会对这一类公司的股价,包括异动股、连续涨停的股票有制约作用。

  此前,市场人士一度担心杭萧钢构停牌再复牌之后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不过,此次杭萧钢构遭受调查盘中再次紧急停牌,昨日诸多业内人士均表示复牌之后其股票走势并不会影响市场波动。相当多证券研究人员表示,该立案事件正表明监管层对信息披露公平性的重视,也表明监管层打击操纵股价的决心,不会引起市场上股价的大幅波动,反而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京商界融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彤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是大牛市,中小股民的信心很足,不少投资人认为基本面、市盈率都是空话,只是观风向、听消息,像买彩票似的,其实这样风险会很大。“杭萧钢构事件告诉我们,要利用牛市多研究、分析、体会,如果选的股票基本面好,即使没有大涨也终究不会亏钱的。”他认为,当前牛市对新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学到无价的知识,因为虽然

中国经济会持续繁荣,但不会总是牛市,所以,在牛市中注意学习投资的人会在股市低落时亏损得少些,甚至仍然能赚到钱。

  本报记者 骆海涛 张华

  点评

  题材股投机不适合一般投资者

  昨日证监会正式对杭萧钢构立案调查,该股在10时半开盘后即告跌停,而且全日没有打开,收盘时跌停板封单1634万股。

  杭萧钢构事件是近期市场关注的核心事件,它不仅涉及到杭萧钢构本身,也事关当前风起云涌的题材股炒作。杭萧钢构昨日刊登公告说,公司4月4日接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根据有关规定,对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公司董事会承诺,将积极配合调查。

  有分析认为,证监会已经掌握了杭萧钢构股价操纵的足够证据。据媒体报道,证监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已掌握足够明确证据,杭萧钢构事件将由上市公司监管部移交到稽查局进行立案稽查。按照证监会的内部工作程序,作为日常监管部门的上市公司监管部监管一处来负责沪市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件调查,但是必须掌握明确证据,提出立案建议,会商稽查局,报请证监会负责人批准,才能宣布立案稽查。程序上来看,从3月21日宣布调查到立案公告,已经意味着证监会对杭萧钢构事件初步定性。

  杭萧钢构事件是一季度题材股投机的缩影。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2007年1季度,基金重仓股指数、基金核心资产指数分别上涨了27.35%、17.66%,而低价股指数、微利股指数、亏损股指数分别上涨了102.05%、91.39%、76.9%,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了19.0%和36.3%。也就是说,以低价股和亏损股为代表的题材股在一季度股价平均翻了一倍,而蓝筹股则仅上涨不到两成,题材股涨幅是蓝筹股涨幅的五倍。

  那么,包括巨额订单、资产重组等题材的个股炒作十分火爆,这类投机是否适合一般投资者呢?分析人士认为,集团资产注入确实能够增厚重组后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但题材股投机却并不适合一般投资者。中金公司在最新的投资策略中也谈到,资产重组交易对投资者而言并不能构成二级市场投资概念。首先,除非掌握公司内幕信息,投资者是无法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判断这些题材能够带来的价值;其次,股价涨幅过高本身可能会阻碍重组的发生;最后,市场化的注资行为是没有免费午餐的,小股东的利益在重组交易中没有充分保障。  中证投资 徐辉

  链接

  杭萧钢构事件回放

  □2月12日—3月16日 杭萧钢构连续10个交易日涨停。期间公司于2月15日和3月13日公告称与中国国际基金公司签订344亿元的安哥拉建设项目合同。

  □3月17日 媒体纷纷质疑杭萧钢构巨额订单的真实性。

  □3月19日起 杭萧钢构连续停牌。

  □3月21日晚 证监会紧急开会,对杭萧钢构事件作出调查安排。

  □4月2日 杭萧钢构发布公告,称已收到第一批合同款项,但后续合同存在不能继续履行的可能性。公司股票同日复牌,并意外涨停。3日,公司股价继续涨停。

  □4月4日 在连续两天涨停后,杭萧钢构再次提示合同风险及签下其他合同的公告,公司股价大幅高开,但一分钟后即被交易所紧急停牌。当天晚上,杭萧钢构发布“重大事项公告”说,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4月5日 证监会再次宣布对杭萧钢构进行立案调查,其股价跌停。    综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