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纺织行业:服装消费升级 2只龙头股投资评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6:53 新浪财经

  郭海燕 中金国际

  纺织服装板块已沉寂了很长时间,但从生活体验来看,大家穿的衣服越来越好了,而国内很多品牌服装公司也在这几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直觉上来看,需求的向好会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传递,带动一些公司的业绩提升。但目前来看,纺织服装板块有较好增长的公司却很少,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很有意义的问题。我们的看法是:消费升级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拉动已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A股纺织服装板块现有的企业构成难以全面反映这一行业层面的向好变化,也会使得产业升级中的领军公司因具备稀缺性而值得关注。

  ●国内服装消费的升级对服装产业的拉动不仅是进口服装的增多,更体现在国内品牌的蓬勃发展。从海外经验来看,日本、香港、台湾、韩国本土的品牌均崛起于其服装消费显著升级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了李宁、七匹狼、才子、美特斯邦威、九牧王、艾格、庄吉等公司获得了显著网点扩张和销售、利润增长的原因。

  ●服装消费升级必然对面料质地的提升产生大的需求,本土品牌多使用国产面料,而外来品牌在中国的加工、生产、零售也越来越体现出本土化的趋势,这对国产面料升级提出了要求。这也正是众和股份(002070)

  等公司近年来获得好的价格、毛利提升,今后几年有信心通过并购和产能扩张获得显著业绩增长的基本面支持力量。众和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消费升级对面料供应商要求的变化,如:

  1)小定单、多样化、精细加工;2)在品牌服装公司做设计时就介入,为其量身打造每个销售季节的面料设计;3)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建立起系统的快速反应机制。等等。

  ●应当说,服装消费升级对纺织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我们了解到:在福建、浙江等省份,一些从事纺织服装的民营企业这几年的效益提升都很突出。

  ●A股纺织服装板块的很多老牌上市公司没有获得好的业绩提升,主要是受其自身因素的限制。我认为,这些公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原有的设备和工艺难以适应小定单、多样化的加工需求;2)产品和销售环节的附加价值低;3)管理模式的应变性差;4)在主业难有突破的局面下,开始向其它非相关产业做多元化经营。

  我们关注印染行业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纺织服装产业链中较为下游的行业,是面料档次提升的重要环节,能够更加显著地受益于我国服装消费升级的拉动,而其产品价格和销路的决定因素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提供的附加价值。

  ●最近新上市公司中,纺织类公司比较多,例如:众和、孚日等等。这些公司有望为纺织服装板块输入新鲜的血液,使之能够逐步体现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整体面貌。而随着高增长公司的日益增多,市场对优质纺织服装类公司的估值也有望获得提升。

  ●投资建议:七匹狼和众和股份是纺织服装板块的必配品种我们给予推荐评级的众和股份(002070CH/13.70元)和七匹狼(002029CH/13.20元)的基本面有别于大多数纺织服装类公司:

  ●能够显著受益于我国服装消费和面料产业的升级;●同时,其自身的设计、生产、营销管理优于同行业企业,并能够依托这一优势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预计:

  ●七匹狼2006、2007、2008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够分别达到27%,30%和31%,目前价位下(13.20元)2006年预测市盈率为32x,2007年25x。

  ●众和股份2006、2007、2008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够分别达到35%,33%和46%,目前价位下(13.70元)2006年预测市盈率为26x,2007年20x。

  事实上,

资本市场并不歧视增长较快的纺织服装类公司,只是在A股市场上这样的公司比较少。例如,今年业绩获得恢复性提升的华纺已拿到了2006年32x、2007年25x的市盈率水平(表1);海外可比公司强盛染整(1463.TT)在其业绩快速提升时期均可以拿到于当期大市48%的估值水平;李宁、宝姿等公司2006年的市盈率已接近40x。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