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广发证券:兴发集团业绩增长驶进快车道 买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6:30 今日投资

广发证券:兴发集团业绩增长驶进快车道买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有望成为拥有磷矿资源最多的上市公司

  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二甲基亚砜生产企业。目前公司在稳固下游产品优势的同时正在进行上游磷矿资源的并购和勘探,如果增发并购成功,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将达到1.5亿吨,而且公司在保康白竹磷矿第四矿段的勘探结果高于预期,根据探矿结果分析,其保有储量在1亿吨左右。在取得相关采矿权之后公司将成为国内拥有磷矿资源最多的磷化工上市企业,提升了公司投资价值。

  扩大磷矿资源储量,推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拥有瓦屋、马家湾和武山3个磷矿,总计储量7600万吨。公司目前准备增发,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收购公司大股东持有的保康楚烽磷矿的70%股权和该矿的采矿基建工程建设。成功收购后,公司将拥有1.5亿吨的磷矿资源储量,预计磷矿资源将给公司在2006~2008年带来2375万元、6000万元、8500万元的净利润。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在我们假设的基础上,我们预计公司2006~200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05元/股、0.417元/股和0.552元/股。基于相对估值和自由现金流估值分析,我们认为9元的目标价格较为合理,照比现在6.73的价格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给予买入评级。

  磷矿资源是公司明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三聚磷酸钠(五钠)和六偏磷酸钠(六偏)生产企业,同时公司还经营其他系列精细磷化工产品,如次磷酸钠、高纯度五硫化二磷、牙膏级磷酸氢钙等产品。由于国内五钠和六偏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公司盈利能力一般,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在磷化工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盈利增长点。由于下游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因此,磷矿将成为明年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磷矿资源是国内磷化工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磷化工主要以磷矿为基础原料,下游产品主要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磷肥产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重钙等),另一个是精细磷化工产品(磷酸、磷酸盐、有机磷产品等)

  2005年,磷矿石价格由9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约300元/吨,因此磷矿石成本已占黄磷生产成本的30%,而黄磷成本占下游磷酸盐产品生产成本的60%~70%,因此磷矿价格已经成为左右磷酸盐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没有磷矿资源的企业面临着不买磷矿则无米下炊、买了磷矿则产品不赚钱的尴尬境地,因此向上游磷矿资源扩张已经成为国内磷化工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途径。

  全球磷矿资源分布集中,我国磷矿储量大、高品位矿少磷矿具有不可再生、稀缺性,是一种战略资源。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世界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摩洛哥、中国、美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其中摩洛哥和中国是世界上磷矿储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磷矿经济储量的72%,基础储量的68%。摩洛哥磷矿基础储量极其丰富,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基础储量仅为摩洛哥的1/2强,但经济储量高达66亿吨,居世界首位。

  我国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等地,五省的磷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5.2%,其中云南的磷矿储量最为丰富。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全国保有磷矿资源储量为167.86亿吨,但可开采量只有21.11亿吨,其中品味大于30%的富矿只有11.08亿吨,在每年5000多万吨磷矿的使用量的情况下,我国高品位磷矿只能保证我国未来20年的使用。

  磷矿资源的稀少,将成为制约我国磷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今后五年世界磷矿仍将供不应求据统计资料显示,世界磷矿贸易量已从1977年的3400万吨降至3000万吨,下降趋势仍在继续。其主要原因是以前磷矿出口国(如摩洛哥和中国)都在本国内建设大型磷肥装置生产磷肥。

  今后五年世界磷矿仍将供不应求。据IFA统计,2003年世界磷矿消耗增加2.5%(86万吨P205)达3560万吨P205。磷矿消耗增加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摩洛哥。据了解,2004年中国仅二铵产量达到440万吨,同比提高25%,预计3年内包括在建和计划建设二铵能力将达800万吨。然而,与二铵快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中国没有新建大型磷矿满足二铵增产之需。

  其次是摩洛哥,1997-2003年该国平均磷矿产量为2300万吨,2004年提高到2600万吨。增长13%。

  尽管如此,大的磷矿资源国家已在有意识地减少磷矿开采,以保证国内磷肥的企业的可待续性发展。如美国,磷矿开采量已从90年代中期的4500万吨(实物)降至2004年的3500万吨。

  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磷矿贸易也大幅降低。如中国,2001年,中国磷矿出口达到500万吨,其主要出口国为印度。但是由于国内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蓬勃发展,磷矿出口逐年下降,2005年已降至211万吨。

  摩洛哥也同样如此,过去,摩洛哥磷矿有一半供出口,另一半用于生产磷酸;所产磷酸中又有一半或2/3供出口,剩余磷酸在国内生产磷肥。

  但是现在,摩洛哥正在对磷酸盐工业进行结构改造,用更多磷矿生产磷酸,并用更多磷酸生产化肥。

  另外,磷矿产量排名第四的俄罗斯,磷矿产量也开始逐年下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俄罗斯磷肥厂扩大二铵、一铵和NPK的生产产能后,磷矿出口量更少。1998年该国磷矿出口达480万吨,到2004年已降至320万吨。

  据有关方面预测,如果俄罗斯国内需求恢复,磷矿和磷肥出口都将有所下降。

  我国磷肥和黄磷的快速发展导致磷矿石供需紧张、价格上涨我国磷矿石主要用于磷肥和黄磷的生产,其中磷肥生产消费的磷矿石产量占整体消费量的70%以上,根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分析,2005年国内磷矿石需求量为4300万吨(其中磷肥3350万吨,黄磷600万吨,饲钙350万吨),而磷矿石供给量为3600万吨,供需存在700万吨的缺口。

  近十年,我国磷肥产量由1996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1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9%,并且目前还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2007年石我国磷肥扩建年,磷肥生产的快速扩张带动了我国磷矿石需求量的不断上升,而且随着高浓度磷肥生产比例的不断扩大,我国高品位磷矿石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2003年因供电不足,导致黄磷装置的开工率下降,黄磷价格从2003年底的7000元/吨的低位开始上涨,2004年2月达到创记录的20000元/吨,而黄磷生产成本一般在8000~9000元/吨,这对产业资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国内黄磷行业的扩能非常严重,2005年新增30万吨,2006年又新增25万吨,目前国内总产能为170万吨左右,而全世界黄磷生产能力仅约为200多万吨。

  我国黄磷产能的大幅度扩张,对磷矿石需求不断加大,使得磷矿石供给出现失衡,从而导致磷矿石价格暴涨,2005年我国一般品位的磷矿石价格从年初的90多元/吨,到年底涨到230-240元/吨。目前,我国黄磷产能利用率30-40%,随着电力供求矛盾的逐步缓解,黄磷生产开工率将逐步提高,磷矿石供应缺口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磷矿石价格仍将进一步上涨。

  政府整顿磷矿资源,磷化工企业跑马圈地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具有丰富磷矿资源的省份(云贵鄂)纷纷出台各项措施,来整顿磷矿开采秩序,保护磷矿资源,以保障我国的磷肥及磷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磷矿资源:新建露天开采矿山设计规模必须达到50万吨/年以上,对开采能力达不到50万吨/年设计规模的矿产地,作为资源储备,2010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50万吨/年的矿山予以关闭。目前云南省70%的磷矿资源掌握在云天化集团、云南石化集团及南磷集团的手中。

  2004年湖北省颁布实施了《湖北省磷矿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磷矿实行开采计划管理,控制磷矿开采总量,根据规划和市场对磷矿的需求,确定磷矿开采计划,2006年下达计划1179万吨。截至2006年5月,湖北省关闭了139处磷矿山,全省磷矿山总数由2000年的284家减少到目前的145家。2004年8月以来,除了保康白竹磷矿第四块段(配置给兴发集团)

  和宜昌杉树垭磷矿东段(配置给宜化集团)等项目外,暂停了磷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审批设置工作。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配置磷矿资源,重点支持宜化、兴发、黄麦岭、大峪口、洋丰、祥云等重点磷化工企业。

  通过政府的大力整合,磷矿石资源整合已初见成效。除了一些和地方政府签有长期合同的磷矿继续经营外,其它很大一批小型磷矿企业被关闭,磷矿石采选的集中度得到提高。未来,我国还将通过区域继续整合一批磷矿企业,磷矿企业的数目有望在5年内由400多家减少到200多家,百万吨级大型企业的产量可达到磷矿生产总量的50%,最终达到80%。

  磷矿资源是公司明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地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公司目前拥有瓦屋磷矿、马家湾磷矿和武山磷矿(即将收购)3个矿区,总计储量7600万吨。同时,公司计划收购大股东持有的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的股权,该公司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7300万吨。如果收购成功,则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将会达到1.5亿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公司取得了保康白竹磷矿第四矿段的探矿权,根据我们调研得知:第四矿段磷矿储量高于公司预期,根据探矿结果分析,其保有储量在1亿吨左右。届时公司将成为国内拥有磷矿资源最多的磷化工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

  公司收购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后,需投资1.68亿元进行采矿基建工程建设,该项目建设周期2年,试产期1年。根据该项目基建工程进度推算,该项目2007年~2009年可分别开采30万吨、45万吨和65万吨磷矿。

  预计在2010年以前,公司的磷矿资源可使公司每年增加2000~4000万元的净利润(忽略磷矿石价格上涨因素)。

  湿法磷酸与热法磷酸相比,优势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湿法磷酸能耗大幅度降低,成本大幅度降低。根据测算,与现在干法磷酸相比,湿法磷酸生产成本将下降50%。二是没有污染。湿法磷酸提纯技术是将提纯后的磷酸生产磷酸盐,剩下的杂质较多的磷酸生产磷肥,基本上没有浪费和污染。

  目前,国际上主要国家基本上都采用湿法磷酸法制取磷酸,而我国由于磷酸提纯技术不过关,因此国内生产高纯度磷酸只能采用热法磷酸。

  公司目前已建成一套4.5万吨的湿法磷酸装置,正加紧研制磷酸提纯技术。根据公司测算,如果采用湿法磷酸,公司的五钠和六偏等磷酸盐产品的成本将降低1000元/吨左右,根据产量计算,湿法磷酸技术的应用将使公司增加约2亿元的毛利润。

  公司主营业务分析公司是国内少有的矿电磷一体化的磷化工企业,其中黄磷自给率达到70%、电力自给率达到50%~60%。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三聚磷酸钠(五钠)、六偏磷酸钠(六偏)和二甲基亚砜生产企业,分别具有产能25万吨/年、6.6万吨/年和1万吨/年,其中三聚磷酸钠2005年产量、出口量国内排名第一,六偏磷酸钠产能世界最大。同时公司还经营其他系列精细磷化工产品,如次磷酸钠、高纯度五硫化二磷、牙膏级磷酸氢钙等产品。

  随着国内电力供需紧张的缓解,黄磷产量有望增长黄磷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来生产磷酸及其下游的磷酸盐。目前国内黄磷生产企业100多家,产能约为17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80%。2005年国内黄磷产量不足60万吨,黄磷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只有30%~40%。黄磷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国内生产一吨黄磷需消耗电14000~16000度,许多黄磷企业的生产受电力供应的制约,随着国内电力供需紧张的缓解,预计国内黄磷的产量将有所增长。

  公司生产一吨黄磷需要消耗约10吨磷矿石,根据磷矿石品位的不同,耗电量在14000度~15000度之间,目前磷矿石和电力成本占公司黄磷生产成本的60%~70%。

  公司所处兴山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水电明星县。公司依托当地的水力资源,兴建和收购了一批水电站。目前,公司拥有水电站13座,装机容量10万千瓦,2005年累计发电量3.8亿KWh,可满足公司黄磷生产所需电力的50%,公司自发供电价格仅为0.15元/度,远低于购自大网电价0.422元/度。

  2005年公司生产了5.38万吨的黄磷,需磷矿石54万吨,而公司2005年自产磷矿石36万吨,需外购一部分矿石,提高了黄磷成本。随着公司在上游磷矿资源上的扩张,预计2006年生产磷矿石47万吨,2007年生产81万吨,2007年公司的磷矿石产量将可以满足黄磷的生产需要,这将有利的降低黄磷成本,并相应提高公司磷酸盐产品的毛利率。

  磷酸盐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价格主要受黄磷影响三聚磷酸钠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禁磷”对其影响较小三聚磷酸钠又称五钠,是一种性能优秀的无机助洗剂,被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我国生产的三聚磷酸钠90%以上都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和出口。

  磷最容易引起藻类急剧繁殖,其含量高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禁止在洗涤剂中使用五钠,即所谓的“禁磷”。洗涤剂工业在五钠代用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许多新型助剂(表4)。其中前4种代用品由于含有氮元素同样存在使水富营养化问题;第5、6种助剂与五钠复合使用去污效果好,如果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只能部分取代五钠。因此能够取代五钠的只有人造沸石和柠檬酸钠,但是总体洗涤性能仍不及五钠。而且目前采用人造沸石生产洗衣粉的单位成本要较采用五钠生产洗衣粉的成本高1元/公斤左右。

  未来五钠消费需求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洗涤剂行业拉动五钠的需求增长。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洗涤用品人均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8公斤,我国人均水平是2.5公斤,增长空间巨大。2001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产量为312万吨,2005年达到49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禁磷”将抑制五钠使用量的增长。但是目前无磷洗涤剂由于成本和性能的原因,不能大规模的应用,发达国家对五钠需求会下降,但是发展中国家对五钠需求仍有扩大之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公司五钠产品收到的大订单:宝洁6~8万吨,联合利华4~6万吨,汉高不低于3万吨。基本上等于公司五钠的产量(2005年产量为17.3万吨),基于降低对大公司依赖、分散风险的考虑,公司争取成为了国内白猫、南风化工、纳爱斯等企业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六偏磷酸钠又称六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磷酸盐产品,在工业上可作为水的高效软水剂,医药上用作镇静剂、链霉素提纯剂,食品工业用作防腐剂、稳定剂、果汁沉淀剂、品质改良剂等,另外在石油开采、印染、建材、鞣革、造纸、洗涤剂、分析化学等行业也有一定的用途。

  目前,全球六偏磷酸钠的总产量约22万吨,2005年公司开始新建5万吨食品级六偏磷酸钠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成后公司六偏磷酸钠的产能达到6.6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1/3。预计今年公司食品级六偏磷酸钠产量为4000吨左右。由于食品级六偏价格要高于工业级六偏200元/吨左右,因此随着公司食品级六偏生产比例的提高,六偏毛利率也将相应提高。

  黄磷价格成为影响五钠、六偏价格的主要因素由于近年来五钠和六偏市场供需基本稳定,因此价格主要受成本因素的影响。目前黄磷占国内五钠、六偏生产成本比例高达60%~70%,因此五钠、六偏的价格走势将随着黄磷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国内黄磷生产,电力成本约6000元左右,磷矿石成本约3000元左右,再加上焦炭成本和加工费用(折旧、电、人工费用等),我们认为自身没有磷矿和电力资源的企业生产的黄磷成本应该在9000元以上,则黄磷价格低于1万元应该是低点。受电力供应紧张的缓解和地方政府对小黄磷企业的整顿两方面的影响,预计黄磷价格会维持在10000元/吨~12000元/吨的价格水平。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碳酸二甲酯有望成为长期利润增长点二甲基亚砜,国内产量最大,毛利率高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用途十分广泛,被誉为“万能溶媒”,作为止痛药物的活性组分添加于药物中,在医药工业又被誉为“万能药”。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拥有DMSO生产装置。到2002年底,世界生产能力约5万吨/年,其中美国、法国和日本合计为3万吨/年。中国DMSO产能约为3万吨,市场需求2万吨左右,由于中国生产的DMSO质量已超过法国和日本,且价格上也较国外低20%,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DMSO生产企业,产能是1万吨,预计2006~2008年产销量分别为7800吨、9000吨、10000吨。目前公司60%DMSO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且公司成本不到8000元,产品毛利率较高。

  碳酸二甲酯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利润增长点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基础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化工合成业的“新基石”。DMC可以全面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等剧毒物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在医药、农药、香料、染料、表面活性剂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DMC还是生产聚碳酸酯、聚氨酯等的重要原料;DMC还可用作溶剂和汽油添加剂。

  聚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我国只有少量生产,大部分依赖进口。用DMC生产的聚碳酸酯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可用于制造磁带、磁盘等光电子产品。目前,聚碳酸酯是DMC需求量最大的领域,据估计,2005年80%以上的DMC用于生产聚碳酸酯。

  未来DMC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是替代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替代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MTBE是以石油化工产品异丁烯为原料制造的,在原油价格高企的今天,成本较DMC高;其二,DMC含氧量高达53%,且辛烷值高,在汽油中有良好可溶性和低蒸汽压,故被认为用作汽油添加剂有较好前景。

  2004年,国外DMC的生产能力达到近4万吨/年,目前国内产能达到约7.5万吨/年,2006年全球DMC需求量为20万吨左右。据预测,随着DMC深加工的下游产品如聚碳酸酯、聚氨酯、汽油添加剂以及高能电池电解液等市场的迅速发展,世界DMC的用量将达100万吨以上,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目前公司DMC产能为4000吨,采用液相羰基氧化法生产装置,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是国内少数几套采用此工艺的装置之一,DMC有望成为公司的长期利润增长点。

  公司未来发展,湿法磷酸、DMC是亮点公司在收购大股东拥有的保康楚烽磷矿70%股权后,将基本完成对上游的磷矿石资源战略布局。今后公司将立足磷矿资源,努力向下游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力争在3~5年内,建设成为中国最强、世界知名的国际化磷化工企业。

  在下游领域,公司近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是提高食品级、电子级磷酸盐产品产量,特别是五钠和六偏。公司在今年投产了一套5万吨食品级六偏生产装置,预计今年产量为4000吨。

  同时,预计公司今年食品级五钠的产量为10000吨,同比增长100%。

  二是循环经济,黄磷尾气和磷矿渣的加工利用。黄磷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热值较高,可作为燃料气,或提纯CO做碳一化工原料气。磷矿渣可以做水泥原料。

  三是有机膦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公司目前在宜昌设立了楚磷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正致力于草甘膦等有机膦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四是碳酸二甲酯。随着DMC下游产品聚碳酸酯和汽油添加剂的迅猛发展,未来碳酸二甲酯将给公司带来较好的收益。目前公司拥有一套4000吨/年DMC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先进,积累了相应的生产经验,为未来产能扩张打好了基础。

  五是湿法磷酸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公司带来约2亿元的毛利收益,同时可以降低公司对电力的依赖。

  风险提示财务费用较高由于近年来公司规模扩张过渡依赖银行贷款,因此虽然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不断增长,但是公司资产负债率及财务费用出现了大幅上升。

  如果公司近期定向增发成功,由于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来收购磷矿资产,我们认为磷矿资源将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同时为公司的利润增长做出贡献。

  黄磷价格波动风险未来两年磷酸盐仍然是公司主要的产品,磷酸盐价格与黄磷价格高度联动,如果黄磷价格波动将影响公司磷酸盐产品价格,导致公司盈利的波动。如果公司能够顺利开发出湿法磷酸技术,公司在产品工艺链中可以避开黄磷,则黄磷价格波动的风险将不复存在。

  电力供应风险电力成本占公司黄磷生产成本的50%~60%,目前公司自身水电站的发电量只能满足公司50%需要,因此外购、自产电力比例将影响公司的电力成本,进而影响黄磷生产成本。公司自发电量主要受当地降水情况的影响,在湿法磷酸技术没有开发出来以前,电力供应风险将无法避免。

  盈利预测电力和黄磷成本是影响公司磷酸盐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公司是矿、电、磷高度一体化的磷化工企业,磷矿和电力的采购成本对公司磷酸盐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但是通过我们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由于当地政府对当地磷矿资源的控制,使公司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磷矿石,因此磷矿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小。

  目前,公司的电力自给率达到60%、黄磷自给率达到70%,而电力成本占公司黄磷生产成本的50%以上,同时黄磷成本占公司磷酸盐产品生产10:3:25成本的60%~70%。因此,电力成本和黄磷成本是影响公司磷酸盐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主要盈利预测假设1.本次股本增发项目成功(增发5000万股),募集资金收购了大股东持有的保康楚磷化工有限公司(白竹磷矿)70%股权。

  2.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价格稳定,不发生大的波动。

  3.未来公司发电量、黄磷产量稳定,不发生大的变化,同时假设公司生产的黄磷全部用来生产磷酸盐,不对外销售。

  4.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结构稳定,2007年和2008年没有新建项目。

  5.公司费用率保持稳定。

  6.公司实际所得税率为39%。

  7.其他详细假设见表9。

  由于黄磷是公司磷酸盐产品的主要原料,因此黄磷的使用成本的高低将显著影响公司磷酸盐产品的毛利率,进而影响公司的业绩。黄磷的使用成本受黄磷外购价格的影响,我们认为有必要分析黄磷外购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估值分析和投资评级相对估值相对于澄星股份马龙产业兴发集团的成长性最好,稍差于国内的磷肥企业(六国化工)。我们认为以22倍左右的市盈率对公司估值较为合适,基于2007年EPS计算,公司的合理价位为9.17元。

  假设末期永续增长率为0%,我们根据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分析和贴现率计算,可以得出兴发集团自由现金流贴现总值为196735万元,折合每股9.37元。

  投资评级

  通过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的分析,我们认为给予公司9元的目标价位较合理,照比目前市价6.73元有30%以上的上升空间。而且考虑到公司增发后拥有的1.5亿吨高品位磷矿资源在未来有较大的增值潜力,因此给予买入评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