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47位年度最佳分析师强力推荐黑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6:36 证券导刊

  周丹茜

  提要:

  由CCTV《中国证券》、《中国证券报》和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联合评选的“2005年读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日前在深圳揭晓。乘势本刊就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采访了47位年度最佳分析师,旨在通过连线采访,勾勒分析师布局未来市场的战略和眼光。

  寻找行情核心推动力

  上半年行情的主要推动力应是对A股市场的重新评价、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重估以及股权分置改革。那么未来市场的核心推动力在哪?就此我们采访了10位2005年度“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

  招商证券的余志勇分析师认为,未来的核心推动力应是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人口红利”。并且确定由于“人口红利”的显著存在,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能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

  人口红利阶段的经济长期繁荣一方面促成

股票市场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推动本国货币的持续升值进而强化股票市场的繁荣甚至引致泡沫。他判断,在中国经济的长周期繁荣趋势确立之后,虽然盈利增长只能对市场上涨形成有限的推动作用,但对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降低和潜在增长率提高的预期、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期所导致的制度性折价向成长性溢价的转变,以及本币升值溢价和资产稀缺溢价等因素,将驱动中国资产估值持续提升甚至加速上升。

  因此他认为,A股市场已经进入一轮长期的、全面的“估值驱动型牛市”,其潜在上升空间难以估量。未来市场虽然仍然面临宏观调控、资产扩容等因素的考验,但长期牛市中的每一次调整事实上都是在为投资者提供购买优质中国资产的好时机。

  招商证券的朱卫华分析师认为,上半年是有色和食品饮料板块,未来市场的推动力应是食品饮料和军工、新能源板块。食品饮料行业,他认为高档白酒、葡萄酒、高档黄酒都正值发展的壮年,乳业预计到08年进入行业整合的收官阶段,低温肉、冷鲜肉等产品则处在导入期,至于啤酒行业,预期至少还需十年时间才能达到行业寡头垄断阶段。

  另外还有,国信证券的谭丽分析师认为,未来市场的核心推动力在于全流通背景下,业绩释放、治理结构改善预期导致的价值发现。光大证券的衡昆分析师认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持续保持是后市行情的核心推动力。

  踩着投资主线起舞

  对未来市场的投资主题,我们采访了2005年度10位明星分析师,大多数分析师看好消费升级、重大装备制造、

人民币升值、全流通下并购重组、自主创新等主题。

  在过去的市场表现中,消费类、地产、金融、军工、机械设备等板块一度成为领涨品种,时有表现,且反复走强,它们得到市场普遍认同和追捧。多数分析师们认为这些板块值得持续看好。我们认为经过上半年的普涨,未来关注板块性的机会将更为关键。

  消费升级:消费品企业将获得更高PE

  中信建投的董志强看好消费升级主题,并对消费品行业持续看好。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我国经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结构失衡已充分引起领导层的关注,并提出要大力促进消费,改善整体经济增长结构。但其过程并非可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领导层对消费升级的关注和促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80年代是我国出生率的高峰期,而这些80年代生人目前正处于就业、结婚的高峰期,与父辈相比,他们的消费倾向更强,对消费品的要求也更高,从而也将直接促进对于中、高档及流行消费品销售的增加,并带动相关企业收入的增长。此外,近年来政府将农业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致力于“三农”问题的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农民收入将有稳步提高,其收入的增长将直接促进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并对相关企业的业绩产生正面影响。综合来看,随着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相关企业的收入将不断增长。

  最后,从公司价值衡量角度而言,公司的价值决定于公司在未来长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除少部分资源垄断或技术垄断的企业外,大部分行业均进行了自由竞争的时期。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竞争力来自于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成本的不断降低或新产品的不断开发,而这些均意味着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改造,也即意味着现金的不断流出,尽管其利润可能增长,但现金流却难以出现稳定增长。而消费品行业的主导在于品牌、管理等非物质因素,利润的增长并不依赖于设备的更新,因而可以获得与利润相当甚至更高的现金流量,因此,从估值角度而言,消费品企业具有获得更高PE的潜力。

  零售百货:A股市场持久的亮丽风景

  市场对消费类中的零售百货板块的成长性有质疑,认为其成长性已经在股价中充分甚至

  过渡的反应了。对此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徐晓芳认为多重利好将推动百货类公司股价继续走强。

  他认为,在2006-2010年间,中国的零售业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20年,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未来人均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是消费需求尤其是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十一五”期间零售行业景气周期将持续,预期零售行业整体业绩增长将会持续3年以上。还有人民币升值将推动百货类公司潜在价值回归,外资并购也将引发零售类公司尤其是百货类公司的价值重估。由此,他预期,商业地产增值潜力大、基本面向好且发展前景乐观的百货类公司的股价走强,将是A股市场持续多年的一道亮丽风景。

  零售类公司净利润增长分析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自主创新:未来大黑马的摇篮

  中信建投的分析师邹新进最看好自主创新题材,他认为,“十一五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环境、资源节约和自主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中医中药、丝绸陶瓷、十进位制到“四大发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新不已。中共中央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医药行业、IT行业等具有高科技的行业往往具备培育爆发性创新牛股的内在力量。

  资产注入:A股市场进入“价值注入”阶段

  我们认为,资产注入和股权激励将是中长期热点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将成为全流通后做大作强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A股市场已开始进入“价值注入”阶段。预计未来3年内A股市场市值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而这部分市值增长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以资产注入的形式为流通股东分享。

  就此我们采访了27名行业最佳分析师,他们给出了其研究领域可能有资产注入的公司及其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的张小青认为,资产注入主要集中在医药商业行业战略调整的公司,像国药股份一致药业这种大股东资产注入,有望改变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另外像天坛生物,大股东的资产丰富,公司定位在集团的运作平台,今后大股东旗下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极大。

  中信建投的董志强分析师认为,中国软件有资产注入预期,用友软件有同微软合作的预期。且用友软件即使没有这些题材,也是非常有投资价值的一家公司。

  国海证券张晓霞分析师认为,桂冠电力、机电股份等有资产注入,且最有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的郑绮分析师认为五粮液有资产注入,且看好其投资机会。

  房地产:绝对价格趋于上升

  长江证券的年度最佳明星分析师-范红宇长期看好房地产。

  他认为,在经济周期回落阶段,或许唯一的选择是超越经济周期景气式投资思维,与其在周期与防御的僵化思维下轮换,不如基于中国经济特定阶段所导致的内在经济结构变化,去寻找能够超脱出经济景气变化的领域。

  从总量上看,中国房地产业支柱产业的特征仍将持续存在并且继续呈现上升势头。房地产价格上涨是有周期的,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周期波动是增长型周期,而不是古典型周期,也就说,绝对价格水平始终趋于上升。

  装备制造:关注行业中的世界级公司

  中国的制造业历经几十年的成长,从技术模仿到成本领先,已经悄然浮现出一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公司主业清晰、产品竞争力突出、财务稳健,合理的资本市场估值应可达到PEG等于1的水平。未来装备制造业的重估将使符合上述特征的公司3-5年内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非常出色。典型的上市公司如安徽合力(600761)、沪东重机(600150)、桂柳工(000528)、金龙汽车(600686)、特变电工(600089)等。

  长江证券的分析师范红宇看好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他认为,工业化中后期,机械行业总体将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变化也会较为明显。通用机械保持平稳略有上升的长期态势,电气机械保持明显上升势头,交通设备总体上将趋于结构性变化,轿车总体上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步回落,而客车行业则保持较为旺盛的增长态势,精密仪器基本保持稳定。

  站在景气高峰一览众山

  基于行业景气与企业盈利的关系,我们就“哪些行业开始或正处于景气高峰”连线采访了27位2005年度“最佳行业分析师”,由于各分析师所研究方向的差异,他们分别给出了基于自己角度的判断。

  中信建投孙鸾分析师认为,目前处于景气高峰的行业,主要还是上游的资源、能源类行业,以及受到石油上涨而带动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还有下游的消费类,包括零售、还有受国内的军工行业,以及由此带动的一些机械重工行业。

  军工行业:正处景气上升前期

  国都证券鞠厚林分析师的核心观点是,我国的国防工业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这一进程将保持较长的时间,因此,军工行业目前处于景气上升的前期阶段,未来5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由于近20年来国防投入不足,我国目前的国忙实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和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10年是我国国防建设加速追赶国际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前20年国防投入较少的“补偿期”。因此预计未来5-10年我国的国防支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军事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重点发展空军、海军和二炮。目前,发达国家军队目前的机械化程度已接近或超过80%,武器装备主体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比如美国在近年的四次局部战争中,军事装备的信息化比例已经由1991年的7%提高到2003年的70%左右。

  我国军队目前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状态,信息化的进程还在初期阶段。在国际军事竞争正在走向信息化的时期,我国已经确定了武器装备坚持走以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主要方向是研发新型信息化作战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研制新型电子对抗装备,着力增强精确打击能力和信息作战能力。

  因此他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将是国防事业投资的重点,未来5-10年的增长速度将在20%以上,其中航天、航空、电子信息产品、精确制导等高端军事装备将是发展的重点,这些领域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对于军工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他认为要掌握以下原则:

  1、关注航天航空及电子信息类、精确制导等方面的军工行业上市公司;

  2、关注战略地位较高、增长点明确、业绩优良的公司;

  3、关注有资产流入题材的上市公司。G卫星、G火箭,这两家公司在未来6-12个月内将有50%-100%的上升空间。

  中信建投的郑贤玲分析师对于市场上认为世界经济2005年后出现衰退的担忧不认同,她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以80年代的经验来判断。科技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大大推动了全球一体化,世界经济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相互依存关系,国防军工更多向科技和民用产业方向发展,具有科技研究能力和产业化空间的军工企业更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而单纯的武器制造商只是本次军事变革中获利较多,为此她推荐市场改革和产业化垄断地位的军工企业。

  新能源、节能产业:持续增长空间孕育投资机会

  近期,受以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新的大型整装海上油田、英国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的油田复产、美国沿海风灾灾情较小、全球夏季消费旺季的离去、对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以及伊核问题出现缓和迹象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并于日前创出新低,NYMEX原油10月份期货价格盘中最低曾达到63美元/桶附近,继8月8日盘中创出的80.30美元/桶历史最高价以来其最大跌幅已达27%。

  至此A股市场的新能源、节能板块也遭到殃及,基于此我们采访了国都证券贺炜分析师,他认为,高油价将不会因为近期的持续下跌而离我们远去,此前推动油价大幅上涨的供应偏紧以及其它政治经济因素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不久的将来这些因素仍有可能作用于原油的供求关系,并推动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预计未来六个月NYMEX原油期货价格仍将维持在60-80美元/桶范围宽幅震荡。面对仍将持续的高油价环境,与石油形成替代关系的其它能源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他分析,高油价背景下,与石油形成替代以及节能的产业仍将得到源源不断的投资,从而使相关行业得到快速成长。因此,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以及化学能产业和节能产业都因具备持续成长的空间而孕育着投资机会。具体而言,太阳能和风能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设备制造商,生物质能的关注焦点主要在乙醇汽油生产领域,化学能产业应主要关注通过其它一次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等生产石油的替代产品的产业。至于节能产业,主要应关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另外他认为,由于国内和国际在原料和产品的定价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国内的化肥产业存在持续繁荣的可能。而高油价刺激部分产业被迫放弃以原油为原料的工艺路线,转而选择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从中期内促成了部分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企业的兴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解决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理顺成品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它最终将改变国内炼油业的被动局面,使中国石化的盈利能力获得大幅增长。

  输变电行业:正处景气上升阶段

  国泰君安彭继忠分析师认为,输变电企业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而主要发电设备企业估值有所偏低,因此对行业整体给予“增持”建议。同时,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关注龙头企业。他分析,资本、技术、行业资质和品牌是电力设备企业价值的核心,龙头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小并享有行业增长带来的稳定的“红利”。

  从国家的电网投资规划以及上半年电网投资的实际进展看,对输变电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信心。仅就国家电网公司而言,“十一五”期间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累计建设规模4200千米,变电容量3900万千伏安;跨区输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达到36万千米,交流变电容量达到14亿千伏安,直流输电容量超过2500万千瓦。2006国家电网公司将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为重点,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1600亿元。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6亿元,同比增长40.8%,创下历史新高。

  在输变电行业整体高度景气同时,看到国家政策对电力设备行业整体的大力扶持,把大型水电机组及蓄能电站机组、大型风冷电站机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输变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都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对象。

  他一直认为出口业务有可能成为电力设备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虽然预期到出口增加的可能,但2006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取得的进展仍然出乎意料,单项大金额合同成为上半年电力设备出口业务的一大特点。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等获得的印尼意向性订单金额达70亿美元,。而特变电工获得的塔吉克斯坦订单金额也达3.4亿美元,创造了国内输变电企业出口的单笔最大合同记录。他认为,这两项合同标志着中国电力设备出口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依旧明显的同时,经过国内电力设备市场的磨炼,在主流产品如30万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500KV输变电设备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同Alstom、日立、东芝、ABB、Siemens等国际知名电力设备制造商抗衡的技术实力。

  他认为特变电工、平高电气思源电气东方电机、国电南瑞等上市公司在各自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虽然半年以来大部分公司的股价上涨较多,但是考虑到未来的成长性,认为其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明显,因此对这些公司长期股价的上涨仍然持乐观态度。

  有色金属:景气未结束,关注锌和铜

  国都证券鞠厚林分析师的核心观点是,支持有色金属上升的基本因素没有发性明显的变化,金属价格上升的基础依然存在。

  2003年以来有色金属价格进入新一轮牛市,形成本轮资源品牛市的基本因素包括:一、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这些新兴国家下处于工业化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有色金属等资源品的消费高速增长。二、资源品的性日益明显,目前大部分矿产品的可开采储量只够40年左右,在资源瓶颈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的价格长期上升是必然趋势。三、美元的贬值导致有色金属的市场价格上升。

  在未来3-5年或者更长的时期内,上述主导因素将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将使有色金属价格的上升有坚实的基础。目前虽然主要有色品种的价格处于历史性高位区域,但考虑到通货膨胀、库存水平低、以及产能难以有效释放因素,他认为,有色金属的景气周期尚未结束,未来两年仍将保持上升的基本趋势,重点关注的品种为锌和铜,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将持续增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