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G同仁堂(600085):整体上市预期强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8:47 新浪财经

G同仁堂(600085):整体上市预期强烈

  母公司整体上市演绎神话

  今日G上港(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8)发布重量级公告,其控股股东上港集团拟换股吸收合并G上港后申请在上交所上市。上港集团给出了极其丰厚的条件,本次换股价格为每股16.50元或换股比例为1:4.5。这立刻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G上港也轻松涨停复牌。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在全流通的体制下,这样母公司整体资本故事今后还会经常可见,G同
仁堂(资讯 行情 论坛)就另外一个具有和G上港一样讲述神奇故事潜力的蓝筹公司!

  传奇故事 全新演绎

  上港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在2005年6月正式成立之初便已经确立,通过这样的吸收合并,上港集团与G上港避免了同质竞争,港口产业链也更完善,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当然这样庞大的吸收合并整体上市计划需要大量的现金供给和市场的认可,因此非大蓝筹而不能为。

  G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金字招牌、龙头老大,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美誉度,其主导产品乌鸡白凤丸系列、六味地黄丸系列优势明显。近10年来,G同仁堂一直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5年公司有12个品牌的销售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乌鸡白凤丸系列实现销售收入10896.26万元,六味地黄丸系列实现销售收入23545.07万元。其他产品的整体利润率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G同仁堂位居中成药产品出口第一名。目前,G同仁堂的产品已行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在海外拥有两家独资公司、11家合资公司及20家药店。

  而G同仁堂的母公司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是100%的国有独资公司,也是G同仁堂的唯一限售流通股东。早在2000年,G同仁堂还分拆出1亿元科技含量较高的绩优资产,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因此同仁堂集团就具有两家分别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旗下公司。而G同仁堂参股控股的其他公司数量超过30家,几乎遍布国内各省。

  在同仁堂集团内部,G同仁堂和同仁堂科技是主要的中药生产企业,而同仁堂科技又是G同仁堂的控股子公司,可见G同仁堂承载了中成药生产的主要部分。而同仁堂品牌价值巨大,其品牌所有权在母公司,G同仁堂每年上交的品牌使用费就高达300万元左右的。

  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分别负责保健品、中药材、批发零售、海外市场开拓、药品研发、产业投资等。部分企业同上市公司的业务有重叠,从某种意义上对上市公司分享的同仁堂品牌有稀释作用,因为它们限制了上市公司业务的拓展空间。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同仁堂”这个长达300多年的辉煌品牌,同仁堂集团很有可能整体上市。将所有的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完全统一起来,整体规划,消除内部消耗,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保持公司整体业绩长时间的持续稳定攀升。

  受均线支撑 创股价新高

  从周K线看,G同仁堂作为举世闻名的蓝筹股,股价一直保持了相当稳健的走势。即便是在长期的熊市当中,该股也保持了20多元的中高价水平,得到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高度青睐。股改之后,G同仁堂回落到13元附近的历史低价区域,并且长时间横盘,直到4月初才姗姗启动。作为一个走势极为独立,但涨幅之后的蓝筹股,在目前不明朗的市场中,绝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选择!从日K线组合看来,该股在经历了一轮上涨之后,主动回落调整。股价跌回至15元上下确认阶段性底部。随后开始重新启动,构筑了极为明显的“V”型反转。目前股价受到多条中短期均线的支撑,继续上扬创出新高的概率相当之高!

  (武汉新兰德 朱汉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