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G上港(600018):机构争持的蓝筹品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8:48 新浪财经

G上港(600018):机构争持的蓝筹品种

  股指向上突破1500点之后,存在着一定的震荡反复现象,连续三日累计最大涨幅达到130点,使得指数有蓄势整固的必要。在大盘后市有高位震荡预期的情况下,可关注防御性品种,G上港(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8),公司是国家512家重点扶持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航班密度位居国内集装箱港口首位。随着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完工和外高桥(资讯 行情 论坛)港区装卸费率上调10%,这将成为公司今年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由于公司地处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垄断优势使公司业绩增长有保证。

  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

  公司是国家512家重点扶持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与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145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往来业务,航班密度位居我国集装箱港口首位。作为世界集装箱第三大港,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近年来集装箱业务量一直占据整个上海港的65%左右。去年是G上港严格按照2002年制定的《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发展三大战略的最后一年,三大战略包括深水港战略、长江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其中深水港战略主要针对现有码头航道水深不足的情况,公司斥资2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收购了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工程,不仅使公司增加了220万TEU的码头生产能力,也使公司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服务商行列。

  洋山深水港开港战略意义重大

  去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正式开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重要项目”的定位,凸显出这一新兴港口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将成为我国第一个保税港。保税港将把港口与物流园区合为一体,实现保税区与港口合一。实施保税区政策和出口加工区政策,做到进口货物入港保税、出口货物入港退税。功能的增加使得保税港有别于一般保税园区,而更添了自由贸易区意义。保税港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在中国,以往只有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说法,保税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保税区,但在政策上会更灵活一些,功能也更全”。

  上海洋山深水港的正式开港,直接受益于开港的公司当属上港集箱。2004年7月,上港集箱发布公告,拟出资25.5亿元和上海港务集团共同投资设立洋山公司,其持有51%的股权;合资公司设立后,负责投资洋山港一期工程的码头工程并负责经营。而2005年G上港的公告披露,为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洋山二期码头,公司董事会决定参与投资组建上海亚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具体将由 G上港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实施。

  而洋山港一期工程的完工和外高桥港区装卸费率上调10%是G上港2006年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洋山港二期四个码头也将于2006年底建成,预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由此,可以预想到,2006年和2007年有望是G上港加速发展的好时期。

  众多机构资金竞相争持

  该股受到机构重仓。上港2005年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仓11944万股,占总流通盘的23.31%,较上期有所增加,其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美林国际及野村证券三家QFII分别持有G上港12717425股、12130698股及10529410股,依次位居公司第四、第五及第七大流通股股东。这三家QFII均是去年第四季度对公司进行的增持。

  而自2004年中期就开始持有G上港流通股的UBS,仍以0.96%的持股比例居于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位置。此外,中国平安人寿也在去年第四季度对公司进行了增持,期末已持有公司

股票8965238股,首次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居于第九位。G上港受到基金、QFII的追捧,与公司良好的业绩不无关系。

  而到了今年一季度,该股又有新加坡投资、全国社保102组合、DBAG和裕阳基金四家机构新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机构无不竞相争持,为此,公司的发展前景极其可观。

  二级市场上,股改除权后,该股一路震荡下行,在10元附近获得较强支撑后,并形成波段上攻态势。在目前大盘高位运行期间,由于该股的良好业绩,以及机构资金的锁仓拉抬,其有望继续向上拓展新的上升空间,可重点关注。

  (宁波海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