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渤海投资:循环经济概念催生建材飙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7:41 新浪财经

渤海投资:循环经济概念催生建材飙股

  “十一五规划”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指导方针,规划中的各项事宜必将在今后市场中得到高度重视。而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05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更是联合六部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其中以建材为主的七大重点行业率先进入第一批试点,因此在后市当中建材行业特别是具有节能、环保概念的建材上市公司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发展建筑节能以可不容缓

  与传统经济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品的产量多年雄踞世界首位,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有所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新型墙体材料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16%提高到目前的40%左右。但是,目前的现状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材工业总体上“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集约化程度太低。以“矿业+窑业”为产业特征的传统建材业,目前尚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我国建材行业万元产值耗煤2.7吨、消耗矿山资源逾100吨、排放二氧化碳20吨,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2倍;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4亿吨标准煤,矿产资源消耗近40亿吨,居全国各行业前列。就总量平均而言,我国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等主要建材产品单位能耗分别高于世界先进水平50%、68%、150%、200%。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近30%。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节能、环保建材行业 商机无限

  传统意义上,建材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型行业,但是建设循环经济为建材行业赋予了新的生机,建材行业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目前,我国建材工业消纳了大量的工业和建筑废弃物,据统计,目前全国建材业每年消纳和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数量在4亿吨左右,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以上。同时目前仍有17亿吨煤矸石、20亿吨赤泥和大量磷石膏等有待建材行业利用。建材行业成为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建材工业在与矿业、建筑、电力、冶金、

化工、交通和环境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到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50%,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1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5%。推广节能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包括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基础条件是建材工业要围绕“建筑节能”这个主题,大力增加建材制品的比重,为建筑业提供标准化、部品化、集成化的建材产品。为达到建设部确定的节能目标,2010年,新型墙材的产量占墙体材料产量的比重至少要达到55%,建筑应用比率要达到65%以上;2020年则分别要达到80%和90%。我国建材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近期市场中烟台万华(资讯 行情 论坛)等新型建材概念股的强劲走势,我们可以判断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市场资金的广泛认同,寻找环保、节能建材飙股成为投资者后市能否大幅盈利的关键所在,建议大家重点关注ST华塑(000509),公司近年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积极进军节能环保等高科技新型材料领域。公司目前已经是我国6家节能环保建材龙头企业之一,行业地位显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与奥地利格鲁伯集团盖特挤出技术有限公司鉴定合资经营合同,共同组建了中外合资山东格鲁伯挤出技术有限公司。格鲁伯集团作为目前欧洲最先进建筑建材行业巨头,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地位,科技研发实力雄厚。公司与其展开战略合作,必将获益良多,并有望在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领域取得更积极进展,分享数千亿的新兴环保新材料市场。走势上该股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之后,调整极为充分,近日量价齐升的走势表明主力资金已经开始大举介入,后市大幅拉升行情随时可能展开,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渤海投资 周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