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正文
 

兴业证券:中国制造大飞机谁将先受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19:09 新浪财经

兴业证券:中国制造大飞机谁将先受惠

  据新华网最新的报道,“两会”期间我国宣布中断了30多年的制造大飞机的梦想将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启动,这是中国继上世纪80年代首个大飞机制造项目——“运十”下马后第一次公开宣布要造大型飞机。新中国的历史上,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曾经对整体提升中国综合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表示,发展大型飞机的决定将同样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赋予更深厚的“质”的内涵,对于国家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拉动相关产业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资料显示,所谓大型飞机,主要是指150座以上的干线飞机,最大航程在4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在30吨以上,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目前,全球大型飞机最主要的生产厂商是美国的波音以及欧洲的空中客车,两者均各自拥有大型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和设备,综合实力旗鼓相当,两者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按照民航总局官员前期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中国民航计划增加142架飞机;而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更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将每年新增100多架飞机,预计2010年中国航空运量将比2005年规模翻一番。

  中国现在已成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过去5年航空客运量激增95%。波音公司则在其公布的《2005年度当前市场展望》中称,中国未来20年航空运输量的增长,将带动对价值为2130亿美元的2600多架新飞机的需求,中国将继续保持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新增民用飞机市场。尽管空中客车2004年公布的预测数字与波音不尽相同,但该公司同样认为,在未来20年内中国飞机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中国将需要1790架100座以上的飞机,其中约200架为空客A380大型飞机。

  中国早在1970年8月就开始自主研制举世闻名的“运十”大型飞机,仅比欧洲的空中客车起步晚两年。10年后,“运十”首飞成功并获得了海内外航空界的一致赞誉,至今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之作。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运十”项目最终黯然下马。原中国航空部飞机局局长胡溪涛曾表示:“如果‘运十’没有被迫停止开发,也许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一流的航空工业大国了。”

  截至2005年11月,在中国内地运营的863架飞机中有534架为美国波音飞机,波音飞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二。按照目录价格计算,中国从美国购买飞机的总费用累计接近400亿美元。

  更有说法称,中国要用8亿件衬衫赚回的外汇才能换1架飞机,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实,我国需要用多少国家财富去换取这些必须的大型飞机呢?而且这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的粗放式和核心科技水平的欠缺,我们不得不正视这种问题的存在。即使在我们的周边地区,大型飞机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世界大国以及即将步入世界强国的中国来说,不应错过这样的市场机遇。美国波音公司2006年3月7日发表的飞机市场长期预测报告说,在2005年到2024年的20年间,亚太地区需要的新商用飞机预计将达7200架左右,价值约为7700亿美元。

  在巨大自身市场需求以及自主创新需要双重带动下,大型飞机中国造将必须实现,也是国家和中央明智的决定,对于这块7700多亿美元、近六万亿人民币的庞大市场

蛋糕,又将由谁率先分享呢?

  由于大型飞机中国造的消息还未传遍市场,目前仍处于酝酿过程,但市场对该消息的炒作讲有望近期迅速爆发。那些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制造飞机核心技术或核心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仔细筛选,我们发现G华工(000988),拥有多项国家自主创新技术造飞机的核心设备产品,后市有望在上述利好消息刺激下表现强劲,值得引起关注。

  G华工(000988),公司拥有多项国家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如高精度

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多项代表目前全球切割系统最高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均是飞机、汽车、船舶工业的核心装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前景相信将非常广阔。同时,公司立足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研究,积极实施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大大提高主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都成为了公司抢占万亿市场大蛋糕的重要法宝。

  同时,回顾本周的市场热点,投资者发现百大集团在弱势中表现极为抢眼,不知不觉从4元多上涨到7块多,累计涨幅高达70%以上。3月1日,“银泰系”通过二级市场继续增持百大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总股本的19.62%,与第一大股东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相关无几,存在股权之争的题材。难怪二级市场上该股频频创出新高,相信由此带动起来的股权之争题材将会愈演愈烈。我们发现G宁恒力(600165),公司股本结构与百大集团十分相似,爆发股权之争的可能性很大,有望成为第二只“百大集团”,同样值得关注。

  (兴业

证券 陈奕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