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正文
 

G江汽(600418):行业龙头 外资抢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5:43 河南九鼎

G江汽(600418):行业龙头外资抢购

  河南九鼎

  一、汽车龙头,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轻型客车专用底盘生产基地,在客车底盘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十年蝉联行业首位。目前公司产销多功能商务车、客车底盘、轻型载货汽车等三大主导
产品,分别在细分市场排名第一、第一、第二,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江淮汽车客车底盘产品充分消化吸收了国际最新技术平台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中国汽车50年最有影响力的产品”、“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级新产品”、“全国最佳客车底盘奖”等荣誉称号。瑞风商务车自2002年批量投产以来,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并先后获得“APEC、博鳌论坛等国际会议用车”、2003车坛奥斯卡“年度MPV大奖、最佳节能环保车型”大奖、“年度最佳MPV车型”大奖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中国最全的轻型载货汽车型谱:从定位载重在3吨以上的威铃、2吨左右的帅铃、1吨左右的康铃和作为微卡的小薇,几乎涵盖了轻型载货汽车每个级别的产品;同时,公司率先推出了“轿车化轻卡”的概念,将轻型卡车的动力性和轿车的舒适性及操控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轻卡,由我率领”的境界。此外,公司轻型载货汽车凭借优越的性价比,已逐步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产品出口量逐年上升,并连续几年位居国内轻卡出口排名第一。

  二、自主创新典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

  江淮汽车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与上海同济大学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江淮汽车·合肥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另外公司还在意大利都灵设立“JAC意大利设计中心”,技术开发力量雄厚。公司现有的主导产品客车专用底盘、轻型载货汽车、瑞风多功能商务车和正在主推产品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即将推出的多功能运动型休闲车,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开发,最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开发能力。因此,江淮汽车是国内汽车行业中为数不多的通过技术开发获得“知识”利润的公司之一,也使得江淮汽车的盈利能力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今后,随着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加大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扶持,江淮汽车将获得更快发展,而江淮汽车“利用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的理念也将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

  三、业绩大幅增长,七倍市盈率提升股价上涨空间。

  在业绩浪即将喷薄而出的背景下,G江汽还有最具吸引力的业绩增长题材,公司已经公告,预计2005年全年净利润与去年全年相比将增长50%以上。”这就是说预计05年全年净利润将达4.9亿元以上,摊薄每股收益0.54元以上,PE约7倍,在汽车类上市公司中最低。国外的汽车股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而国内汽车股的平均市盈率平均在60倍以上,公司的比价优势极其明显。而值得关注的是,据平安证券研发报告显示,由于2006年公司主导产品MPV和轻型卡车销量仍可实现15%-20%的增长,同时,对06年MPV市场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具有信心,因此,预计2006年公司业绩仍有13%左右的增长。由此可见,G江汽称得上是汽车股中的“娇子”,特别在最低PE以及06年每股收益预计将达0.60元以上的背景下。同时随着公司主要原材料钢铁价格的大幅下跌,公司的成本将出现明显下降,对公司业绩提升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股权分散,外资抢购的首选目标。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为外资超级大机构的并购提供了条件,公司的流通股高达72%,非流通股的比例只有28%,商务部、中国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于2005年12月31日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明确外资可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首次取得的股份比例不低于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十。取得的A股三年内不得转让。《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该《办法》目前已经开始实质性实施,作为国内优秀的汽车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一旦外资进入中国A股市场,必将成为超级外资机构争相抢购的目标,而控股权的激烈争夺必将引起股价的飞涨,对此投资者应给予高度的关注,逢低可积极参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