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甲醛对啤酒类个股影响有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08:24 中国证券报 | |||||||||
天一证券研究所 张冬云 近日,啤酒行业遭遇“甲醛”事件。继中国国内媒体报道国产啤酒含有致病成分的甲醛后,日本卫生部提出对中国产啤酒进行调查,而韩国全国紧急收回中国啤酒。受此事件影响,作为近一年多时间行情中被市场投资者持续追捧的典型的防御性投资品种——啤酒板块周三普遍出现显著下挫行情。
部分企业可能使用甲醛 有资料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甲醛就用于啤酒制作。而啤酒中之所以可能添加甲醛,主要是由于甲醛可以起到稳定剂的作用。但是,由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且甲醛在人体内可能会逐渐积累,当人体内甲醛超过一定量时还可能会发生代谢酸中毒。为此,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禁止在啤酒里使用甲醛,随后出台的欧盟食品法规也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添加物或加工助剂。 尽管我国即将实施的《国家绿色啤酒标准》只规定了啤酒中所含甲醛的最高含量,并没有完全禁止啤酒厂商使用甲醛,但是,由于啤酒中添加甲醛作稳定剂,必将使得啤酒中的甲醛含量超过0.2ppm的上限规定,因此,这意味着实际上国产啤酒停用甲醛将是大势所趋。据悉,目前国内依然利用甲醛作稳定剂的啤酒企业所生产的啤酒中所含甲醛的平均含量在1.2ppm,远高于即将实施的行业标准规定上限。 事件将产生双重负面影响 一方面,据了解,国内外啤酒生产厂商一般利用硅胶或交联聚维酮即PVPP代替甲醛作稳定剂。目前市场上平均1公斤甲醛的价格为12元,而1公斤PVPP的价格为1200元,1万吨的啤酒,用PVPP再加上其他辅助添加剂,就意味着要增加20万元左右的成本。可以预见,对于目前依然利用甲醛充当稳定剂的啤酒厂商来说,改用其它物质作为啤酒稳定剂,将显著提高其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尽管韩国与日本对我国出口的啤酒产品是否添加甲醛的调查结果还不得而知,国产啤酒出口到韩国与日本等国家的总出口量也不大。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到韩国的啤酒总量价值约1千万人民币,2004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啤酒量也仅约为178万桶。但可以预见,“甲醛”事件的爆发将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啤酒企业短期外销与内销数量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相关调查结果公布之前,会使得消费者对国内啤酒产品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大型啤酒企业影响有限 “甲醛”事件将使得国产啤酒出口业务首当其冲。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啤酒厂商多数为中、低档产品,而国内啤酒企业生产高档啤酒并出口到国外的总出口量并不大。 事实上,尽管现阶段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基本占据国产啤酒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周三青岛啤酒股价相对跌幅并不大,反而是位居啤酒出口量第三位的燕京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当日股价跌幅位居食品饮料股首位。可以说,燕京啤酒历史累计涨幅较大,在大盘下调过程中调整又不充分,在“甲醛”事件利空消息突袭的情况下,该股过多获利盘涌出也是正常的。 就后市来看,由于停用甲醛作为啤酒稳定剂主要挤压国内小型啤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从行业竞争秩序和长远来看,对于大型规模的国产啤酒厂商负面影响有限,甚至可能有利。因此,在目前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等个股平均市盈率不高,且未来此类行业龙头企业仍将有望实现快速成长的情况下,预计相关个股后市进一步调整空间将会相对有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