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正文
 

西南证券:房地产股 调控声中说丰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11:13 中国房地产报

  段海瑞

  宏观调控影响甚微

  既往的2004年,是一个收获的年景。70%的房地产上市公司(54家)净利润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有30家增长幅度在30%以上。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A(000002)、金融街(资讯
行情 论坛)(000402)、金地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600383)等地产蓝筹一如既往地增长,亿城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000616)、银基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000511)等黑马开始涌现,一直以来都羸弱的地产板块让人看到了一丝崛起的希望。市场也给了地产股一定的认可,2004年底到2005年初,走出了一波不错的行情。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地产股迅速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见图一)。转眼之间,2005年的上半年即将过去,地产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大幕即将拉开,我们有必要提前对上市公司的情况作一些预测和梳理。

  为了平抑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调控力度。但是,这些政策的影响暂时不会在地产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体现,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政策集中出台在3月份以后,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依然延续了2004年火爆的势头。统计显示,2005年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了2141亿元,同比增长30.47%。其次,任何一项政策出台,都有其滞后性,3个月的期间,政策影响还没有完全传导给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对半年报有实质性影响。再次,由于房地产企业收入结算的特殊性,销售款只有在项目完成竣工结算时才能确认收入,因此2005年半年报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2004年或者2005年初的销售业绩,宏观调控的影响暂时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业绩增长已成定势

  2004年上半年,从整体上来看,房地产上市公司表现平平,71%的上市公司业绩(每股收益)分布在-0.1~0.1元之间,业绩在0.2元以上的公司仅占整个板块的8%。80家上市公司中,同比业绩上升的有33家,业绩同比下降的有29家,有18家业绩基本持平;其中亏损公司有16家,占到整个板块的20.2 %。

  但是,2004年上半年房地产板块整体业绩好转还是比较明显。统计显示,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69元,同比增长16.9 %;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34761万元,同比增长17.1%;平均税后利润为2764万元,同比增长23.1%。

  2005年上半年仍然是地产板块的丰年,整体业绩好转的趋势不可逆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土地“招拍挂”以后,交易价格猛涨。上市公司中,不乏有一些在“招拍挂”制度施行之前就有土地储备和项目储备的公司,土地新政的出台,对它们不啻为巨大的利好,获取超额的利润使它们业绩增长。

  其次,众所周知,2004年房价持续上涨,2005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这给房地产公司带来了直接的收益,而2005年半年报主要是反映企业这段时间的业绩,情况好转顺理成章。

  再次,六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不能再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地产类上市公司。它们已经不全是那种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能力差的弱者。一些老牌的公司已经做强做大,不是猛龙不过江的外行业资本进入使整个板块变强,2001年以来的实力企业借壳上市更是抬高了“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基础。

  最后,已经有许多地产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预增在50%以上的达到12家,扭亏为盈的有7家,预计业绩下降和亏损的仅有3家,由此来看,半年度房地产板块业绩整体提高已经成为定局,增长幅度预计在30%左右。

  两极分化不可避免

  整体业绩的提升并不能掩盖一些地产公司的衰退,即使是在行业如火如荼的2004年,上市企业中仍然有1/4(20家)净利润下降幅度在20%以上,2005年伴随着宏观调控的推进,一些公司的境况不容乐观。

  诚然,上市公司内不乏强者,这些公司财务透明,专业化比较强,开发经验非常丰富,对于银行而言,属于优质客户,是它们争相放贷的对象。由于业绩的稳定,能够达到监管层规定的要求,证券市场再融资的优势也被这些公司享有。同样,上市公司特有的品牌和知名度,使这些公司又成为外国资本青睐的对象。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强者恒强。

  但是,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许多上市公司并不具备很多优势,在花光了首发融来的资金后,上市“光环”很难掩盖其本来的虚弱,它们同样面临难以完成房地产投资资金循环的困境,更谈不上业绩的增长了。由于房地产投资占用大量的资金,每一次投资的失误都会伤筋动骨导致元气大伤。房地产板块内,公司情况一旦出现恶化,除了重组和转型,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扭转这种颓势,随之而来的就是长期的羸弱。这些公司在房地产资金门槛被抬高之后,也就淡出人们的视野,逐渐地被边缘化了。

  两类公司前景看好

  第一类:以万科(000002)为代表的持续发展类

  规模、品牌、业绩,万科已经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规模带来的实力增强了万科的话语权,规模带来的能力回避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规模保障了业绩,业绩促进了规模。处于房地产行业初级阶段的消费者忽视了房子的品牌,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企业不需要品牌。地产行业即将进入买方市场,万科先行一步的品牌战略有望厚积薄发。

  844万平方米的项目储备规模,足以保证公司未来3年的开发;银行、证券市场、融资创新解决了万科大规模扩张需要的资金问题;丰富的项目操作经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过硬的地产队伍、清晰的战略、高效的管理……未来的万科业绩仍然有望保持增长。

  与其他房地产企业业绩波动相比,稳定增长的万科无异于另类。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针对普通地产上市公司“把握项目收获期——波段投资”的策略变得并不一定最佳,万科更适合长期投资。历史数据表明:1996年到2004年,万科的除权价格涨了12.5倍。

  不断的城市化,居住水平的不断提升,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没有人怀疑中国住宅产业光明的前景。旺盛的需求下,只有像万科这样的企业才能享受到行业高成长带来的果实,从这一角度讲,看好万科,就是看好中国的住宅产业。

  第二类:以阳光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000608)为代表的业绩增长类

  主营业务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10%;净利润1.08亿,是上一年度的3倍。2004年,阳光股份(000608)向投资者递交了一份亮丽的年报。享受着房地产项目开发进入收获期带来的快感,公司也带给了公众“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第一印象。

  诚然,公司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专注北京市场形成的区域优势,数量可观的项目储备,合理而不单一的收入结构。2004年底,阳光股份(000608)的预收账款高达3.54亿元,完成竣工决算后即可确认的收益为公司2005年业绩保持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为西南证券分析师,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