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正文
 

焦点个股分析:重实会否成第二个宁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1:24 证券日报

焦点个股分析:重实会否成第二个宁窖

  □ 主持人:本报记者 齐士扬

  嘉宾:深圳智多盈 余 凯

  近日ST重实(资讯 行情 论坛)(000736)公布诉讼情况进展公告,相关法院责令其限期执行两份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否则法院将对公司强制执行。公司强调,目前已经严重资
不抵债,同时面临大量诉讼,公司的债权人仍然在向法院申请执行公司资产,公司随时有可能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主持人:在公告中,公司强调在2004年由于德隆危机的影响,产生巨额亏损,目前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公司同时面临大量诉讼,公司的债权人仍然在向法院申请执行公司资产,公司其它债权人为了保护其权益,随时有可能向法院提出我公司破产的申请。那么,公司是如何成为德隆的一员的?在被掌控期间到底有多少损失?

  余 凯:作为“德隆系”的一员,ST重实直到德隆危机爆发之后才被德隆公开承认其“德隆系”的身份,这家实际上被德隆掌控至少有5年之久的公司,直到去年6月份才把这一事实大白于天下。

  德隆进入ST重实是在1999年的事情。尽管德隆一直刻意回避与ST重实的控制关系,但从事后披露的情况看,ST重实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德隆的提款机。

  据ST重实董事会透露,该公司被德隆国际直接占用资金合计27000万元,德隆国际尚未偿还,存在损失风险。对外担保中,目前仍存在对外担保45042.58 万元,其中为控股子公司担保6800万元,为德隆及其关联公司担保38242.58万元,为德隆及其关联公司的担保中已有22642.58万元涉诉。而ST重实投资的金融企业情况也不乐观,该公司出资4900万元,持有德恒证券6.4%股权;出资4000万元,持有东方人寿5%股权;出资1680万元,持有金新信托3.26%股权。因受到德隆事件影响,德恒证券将出现大额亏损,预计短期内不能得到弥补,东方人寿、金新信托投资风险无法预计,这些金融股权投资都将存在损失风险。

  自德隆危机爆发后,ST重实因为计提了高达9.53亿元的预计负债、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而陷入财务危机,并以-14.08元的年报收益,创下了沪深股市每股亏损额的历史最高纪录。其2004年年报显示:资产总额2.97亿元,负债7.68亿元,净资产-6.50亿元。至此,ST重实已完全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主持人:对于欲以金融立市的重庆市来说,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依然宝贵。此前,在重庆市政府的主导下,当地另一家上市公司ST农化(资讯 行情 论坛)(000950)奇迹般地完成了重组。那么,ST重实能否被解救?

  余 凯:事实上重庆方面对于挽救ST重实也是不遗余力。先是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初宣布受让ST重实第一大股东北京中经四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第三大股东上海万浦精细设备经销有限公司所持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重庆商社将成为ST重实的第一大股东。然而在十天以后,此则股权转让却被终止。而在7月底,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法取代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成为ST重实的质押权人,又引起了市场对“首创系”参与ST重实重组的猜想。不过其后依然未有结果。8月,ST重实又宣布大连北洋集团派出的庞伟和戴起来两名代表进入ST重实高管层,并由此二人为主即日成立了债务重组委员会。而市场当时也对具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背景的大连北洋集团充满期待。但是据最新消息,在ST重实的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大连北洋集团知难而退。

  主持人:种种迹象显示,ST重实的债权人正在掀起一轮强制执行风暴。民生银行抢先一步,将ST重实的一块优质资产划归自己名下。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兴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债权人迅速跟进,纷纷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偿还贷款,大有“哄抢”的味道。那么,ST重实究竟还有没有优质资产?

  余 凯:目前ST重实尽管深陷债务泥沼,但其手中依然掌控着一批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如其旗下的瑞斯康达公司,其1999年至2003年的销售收入增幅高达600%,净利润增幅达380%。根据国际同行业标准测算,瑞斯康达公司市值已达5亿多元;其旗下的另一个企业——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T重实持有该公司60.34%的股权)是中国最大的氢氧化钙生产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今年4月份ST重实还从德隆集团顺利追讨回德农种业和山东农超的股权,使得公司新增2.6亿元资产。

  目前,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去年8月托管ST重实后,正与管理层积极推进ST重实的重组。有关人士表示,如果债权人不“哄抢”资产,有足够的耐心,凭借ST重实的优质资产和赢利能力,还上全部债务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主持人:目前ST重实的现状,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去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ST宁窖(资讯 行情 论坛)(600159)的破产风波。当时,ST宁窖因1000多万元的债务而被债权方申请破产,公司也随后进入了破产程序。但最终,ST宁窖与债权方成功达到和解,公司的破产风险也就烟消云散。那么,ST重实能不能成为第二个ST宁窖呢?

  余 凯:在ST重实的问题上,重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当时的ST宁窖,甚至将重庆本地的强力企业重庆商社也推了出来。只是相对来说,ST重实的重组难度应该更大一些,其历史遗留问题也更复杂。毕竟,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高达300%以上,其6亿元的债务与ST宁窖的上千万债务相比,表明其财务状况的恶化程度远比ST宁窖要严重。因此,比较而言,ST重实未来的变数更大。公司能否成功渡过这个难关,尚需要多方的协调与努力。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