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注资后的第一份年报显示,“至少风险意识是大大提高了”
□ 本刊特派记者 卢彦铮 发自香港
6月初,市场聚焦于赴港上市的交通银行之际,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发布了2004年年报。在央行注资和不良资产大剥离后的第一份年报中,两家呈出的“最干净”的报表显示
,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
2004年末,中国银行总资产达到42704亿元,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的6.98%提高为10.04%,不良贷款余额由3517亿元人民币下降为109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了11.16个百分点,为5.12%。建设银行的总资产略小,为39048亿元,资本充足率则从2003年末6.51%提高到了11.29%,不良贷款余额为873.45亿元,不良率为3.92%,下降0.35个百分点。
中信投资的金融分析师Alina Chiew对《财经》说,市场对建行中行的关注,焦点是看不良资产是否会再上升。“在这方面,很难非常科学地说有多少程度的改善,但感觉上比原先几年好,至少风险意识是大大提高了。”
相比较而言,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好于中国银行。如果剔除剥离2539亿元的不良贷款的影响,2004年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实际增加了126亿元,因此提取了228亿元的贷款减值损失。而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则保持了相对稳定,仅提取了55.86亿元的贷款减值损失。
在经营方面,2004年,中国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为0.61%,净资产收益率为10.04%,建设银行的数字分别为1.3%和25.4%,即使剔除优惠因素,也有0.88%和17.28%,显著高于中行。在成本收入比率方面,中国银行2004年末数字为40.02%,较上年略提高0.3个百分点,而建设银行为39.17%,下降接近2个百分点。尽管建行的资产规模小于中行3650多亿元,所有者权益比中行少106亿元,但扣除资产准备支出前的利润总额为590.46亿元,高于中行的583.73亿元。
实际上,过去两年建设银行更为集中地获得了政府支持。除了资本注入和不良资产剥离,中央还同意对原建设银行的剩余累计亏损进行补充(国家补充款项),在短期内偿还654.99亿元的国家补充款项。其中,一方面通过汇金公司将其在2004年9月17日之前获得原建设银行分配的利润抵充,另一方面,则由国家对建设银行实施所得税减免政策体现。2003年度建行的所得税负担高达150.86亿元,但2004年只缴纳了18.28亿元,净利润高达483.88亿元。而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在2003年缴纳所得税66.76亿元,2004年提高到93.3亿元,未获优惠。
此外,财政部还承诺对建设银行持有的由信达公司发行的2470亿元债券的利息支付给予资金支持,对债券本金的兑付给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度年报,建行聘任毕马威会计师行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无论数据和项目编排相对2003年均有较大变动。
据接近建行的投行人士介绍,建设银行将先于中国银行,争取在2005年底前完成海外上市,有关招股文件已数易其稿,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申请程序也即将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