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丰PMI创32月新低 政策拐点酝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2:2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岩雪

  汇丰银行昨日发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0,创32个月以来最低,其中“产出指数”更是创下2009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对此,业内专家表示,11月汇丰PMI值的回落,为中国实施进一步的局部宽松政策提供了空间。

  汇丰银行此前公布的10月PMI终值为51.0,显示经济温和复苏。然而昨日发布的11月汇丰PMI初值却跌下荣枯分水岭,显著低于此前外界预期的50.5。对此,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表示,11月制造业PMI初值下滑,反映出未来月份工业生产增长很可能将进一步放缓至11%~12%。

  在此情况下,屈宏斌预测,由于通胀压力回落的速度有可能快于预期,这将为中国政府实施进一步的局部宽松政策提供空间。随着局部宽松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实现软着陆。

  从具体的分项数据看,11月的“产出”、“新订单”、“采购数量”指数均呈现萎缩状态。尽管由于欧美市场的圣诞效应,“新出口订单”处于扩张状态,但出口前景依然疲弱,而“产出”指数的显著下跌成为拖低本月PMI数值的主要原因。

  屈宏斌表示,在内外需均放缓的前提下,“稳增长”,即保证经济增速在8%以上将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正在局部放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很可能会在未来3个月内转向整体宽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快速回落,楼市下调和出口明显减速等因素均将推动政策转变,“政策大拐点正在形成,这对市场可能有较大影响。”他说。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若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及官方制造业PMI终值均表现疲软,将为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依据,中国将会加大货币政策的局部宽松力度。屈宏斌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年底左右全面下调。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微博中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开始增大,预计政策松动也将很快到来,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是关键的第一步。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李炜也认为,11月份PMI的下跌显示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之下,中国出口疲软且小型企业经营环境恶化,预计央行可能在12月底下调准备金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