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月上半月增持已超上月六成 跟高管买股或有超额收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10:50  大众证券报微博

  中秋之后,大盘成交频现地量,但是大股东、高管等在二级市场屡屡出手买入自家股票,忙得不亦乐乎。中国中冶发布公告称,12名高管于9月13日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了自家股票,累计买入41.5万股。紧接着第二天,长江电力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自2009年9月28日至2011年9月13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8.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高管增持岂是随便

  据Wind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共有28家公司发布了增持公告,总计发生了84笔股东增持交易,包括公司类股东、自然人及高管在内总计增持了3.61亿股,累计增持耗资25.16亿元,这一水平较8月份15.35亿元的增持额环比骤增6成。其中增持笔数已经超过了8月份138笔的一半,增持数量更是较8月份的1.13亿股增长了两倍。

  在众多被增持的公司中,达到千万级别的共有5家,它们分别为长江电力、柳化股份中国建筑孚日股份力合股份,其中长江电力增持耗资金额达到了20亿。中国中冶与中国北车虽然增持金额一般,但是却出现了高管抱团增持的现象,12名高管买入83万股中国中冶,涉及金额达到256万元,而中国北车9名高管同时买入138万股,涉及金额高达630.87万元。另外增持金额达到百万级以上的还有海翔药业新大洲A、江南化工、长江润发上海医药银基发展这6家公司。

  “无论是总量还是增持的总股数,在目前看来有超过8月份的架势,但是中字头的公司还是占据了太多权重,能否掀起A股产业资本增持狂潮还有待观察。”广州证券策略分析师赵巧敏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大股东增持用来预测底部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只是大盘反弹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归根到底是看基本面和宏观面有没有改善,现在看来好像还是没有出现。

  方正证券投资顾问潘益兵周五也向记者说道:“与其反复地预测底部,还不如在被产业资本增持的股票中深度挖掘,找点文章做做,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难道高管增持股票是个随随便便的动作?”

  跟随或有超额收益

  高管增持对于股价会不会产生正面刺激,跟随高管买股票能否获利?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蔡大贵认为,2004年1月至2011年7月有近6700次股东增持事件,统计结果显示,相对于个人和公司增持,高管增持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最大。高管增持之后的一个月内,股票以70%的概率超越大盘,单月的超额收益为4.4%,绝对收益为7%。

  东方证券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胡卓文昨日向记者表示,“可以确定上市公司发布的增持公告对于股票价格有着正面的作用,无论公司股东基于何种原因增持,高管增持投资策略都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绝对收益,增持比例高的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显著好于增持比例低的股票组合,高增持比例组合的收益一般不会短期反映,而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步体现。”

  记者观察到,如兴发集团在今年5月6日与5月12日发布了高管增持公告,股价在短暂回调至18.81元每股后,自6月份稳步上涨,周五收盘股价为25.44元每股,最大涨幅达到了35%,远远跑赢大盘。苏宁环球在7月上旬连发3份增持公告,累计增持了79.3万股,之后苏宁环球股价便一路上扬,即使大盘调整也未出现太大波动,累计涨幅达到20%。

  胡卓文表示,根据高管增持的事件驱动模型,近期建议关注已经有高管增持的阳光城、新大洲A。胡卓文跟踪的高管增持组合中其余股票还有江南化工、华英农业辉隆股份、银基发展、长江润发、上海钢联东源电器、三元达、苏宁环球、思源电气新都化工欧亚集团

  但潘益兵表示,“高管增持对公司盈利没有根本影响,只是说明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不宜盲目跟风参与高管增持后的股票,这未必能获得收益。然而,对于那些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在超跌的时候出现高管增持事件,其中蕴含投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记者  徐海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