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股东减持潮来势汹汹 大小非7个月套现683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01:29  第一财经日报

  周小雍

  回顾今年前7个月,A股市场解禁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整体规模超过去年。而今年以来震荡走低的股指也并未减弱“大小非”的减持热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共515家上市公司减持约47.21亿股,减持套现的市值约为683.36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减持约1.32亿元。

  解禁规模同比攀升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共有1946.66亿股限售股解禁,总体的解禁市值约为21142.79亿元。相比之下,2010年前7个月的解禁量为1158.85亿股,总体的解禁市值约为15886.13亿元,今年解禁量同比有较大幅度提升。

  从各个月份的构成可以看出,今年解禁量规模较大的月份集中在上半年。其中,1月至4月的解禁市值达到10019.08亿元,约占到全年规模五成左右。8月份解禁也是攀上一个小高峰,287.8096亿股的解禁市值达到2183.0288亿元。到今年下半年9月、10月以后,解禁量将逐步减少,回落至每月几百亿元的水平。

  大股东减持潮来势汹汹

  今年以来A股弱势震荡,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79%。市场萎靡不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套现步伐却明显加快。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根据已披露的数据测算,今年前7个月,共515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了减持,合计进行了2998笔操作,涉及股东1173位;总的减持规模为47.214亿股,减持套现市值约为683.36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减持1.32亿元左右。

  从被减持市值最大的个股来看,海螺水泥(600585.SH)、宏达股份(600331.SH)和海通证券(600837.SH)排在前三名,减持市值分别达到38.2954亿元、23.9955亿元和22.2033亿元。从减持结构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依然是减持的重要生力军,515家减持的上市公司中,中小板和创业板达到386家,占比达到75%。在减持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其盘子虽小,但总市值却达到123.801亿元,市值占比达45%,可见其套现“凶猛”。

  高管套现“花样百出”

  由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高管最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因此他们的套现行为往往被二级市场解读为重大利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何时离场是比较“纠结”的事情,而对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或其亲属来说,却往往能在低位时完成建仓,并经常能在高位时完成套现离场。

  今年以来,高管违规炒股现象时有发生。如洋河股份(002304.SZ)6月30日公告称,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李风云违规操作所得将被收缴。资料显示,今年2月17日,李风云通过大宗交易买进公司股票25.25万股,成交均价217.8元,其动用资金高达5500万元。在李风云买入洋河股份的股票后,公司陆续公布了不少利好。李风云随后卖出了90万股,获利138.492万元。

  除了违规炒股外,高管为套现而“钻空子”的招数也五花八门。有数据显示,7月份有8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其中不乏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核心高管人员。离职的原因也五花八门,有身体原因、家庭原因。有人士对记者表示,实际情况可能是大多难以抵抗住套现收益的巨大诱惑,很多人选择离职以早日减持股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量较大。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共有35家房地产企业重要股东合计减持了41382.3万股,减持市值达37.19亿元,在所有行业里减持规模最高。大连控股(600747.SH)、泛海建设(000046.SZ)、深振业A(000006.SZ)、金地集团(600383.SH)等上市房企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股东减持。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陆续推出的号称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面和影响程度最广最深,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整合会掀起高潮,在此背景下一些地产行业的股东陆续选择套现离场,寻求更好的资本回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