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批券商停止招募保荐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07:5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上市发行审批放缓发行规模普遍降低一批券商停止招募保荐人

  证券时报记者 刘 云

  本报讯 在流行降薪的券业,券商依然为保荐代表人开出巨额薪酬支票。但发行审批放缓、发行规模降低,使得券商投行部同样无法躲避“熊市效应”的拖累。近期在大型券商频挥橄榄枝的同时,部分中小券商已明确表示不再需要保荐代表人,甚至个别券商因保荐人集体跳槽而被暂停投行业务资格。

  部分中小券商不再进人

  大型投行对保荐人的“饥渴”程度不减,但中小投行的热情则逐步冷却。一家投行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型券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今年开始已停止保荐人的招聘工作。“相对于目前的项目数量,公司的保荐人数量已经饱和。”

  在与记者的进一步交谈中,该负责人透露了暂停招聘的真实原因:今年监管部门的发行审核速度明显减缓,一级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下降,去年认定的潜在项目数量逐步减少;二级市场持续下探以后,该公司今年整体收入相比去年高峰期大幅缩水,而现有保荐人的薪酬却纹丝不动。“一开始就谈好的,这部分费用对于公司来说负担不小。”

  广东一家证券公司投行负责人也指出,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公司招聘保荐人不再像去年那样“来者不拒”。“除非非常优秀的,否则没有进人的计划。”

  记者获悉,西部地区一家小型券商由于股东层面不稳定,自去年下半年起,保荐人开始陆续“出走”,最后只剩1人的“寒酸”境地。因人数不达标,被监管部门暂停了承销资格。

  业内人士分析,在牛市的放大效应下,小型券商投行一年可能完成5个以上项目。但熊市持续的结果,则可能导致一批小券商投行无项目可做。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保荐人的费用对于公司来说自然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昂贵”成本,“扩容”理所当然被搁置。

  记者采访多家券商投行后发现,今年以来,大多数保荐人待遇并未受影响。不仅如此,几家保荐人超过30人的大型投行还表示,将继续积极招兵买马,充实队伍。

  上海一家保荐人达30人的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为招到合适的保荐人,该公司已经开出了行业大型券商中最高的薪酬标准,相比去年牛市提升不少。“虽然公司没有明确提出目标,但今年保荐人人数应该会增至40-50名。保荐人的费用极高,但为了整体战略布局和公司品牌,这部分支出无法减免。”

  另据了解,深圳两家投行业务不俗的证券公司,今年年底保荐人的目标分别为60人和100人。其中一家公司目前拥有数百个项目储备,其相对应的保荐人人数依然呈紧缺局面。

  保荐人薪责难对等

  近日,上海一创新类券商内部一项关于员工薪酬的决定显示,其月薪中“房补”一项取消(保荐代表人除外)。部分员工在议论中认为,同为公司员工,保荐人在薪酬方面拥有的特权,对其他员工来说有失公平。

  自2006年开始,保荐人作为券商行业的高收入群体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在牛市扩张和保荐人独有的稀缺性双重因素下,保荐人薪酬一路向上跳升。然而,在指数掉头向下后,保荐人的薪酬水平却丝毫没有下探的意思。

  尽管监管部门曾多次强调,要真正杜绝个别保荐人光签字、不干活、不负责,勤勉尽责不够的情况。但保荐人只签字不干活的现象在行业内仍然长期存在,券商并没有更多约束手段。据了解,少数保荐人拿着高薪,只充当签字的工具,不上班更不参与项目的实际运作。同时自己干点私活,自由度非常高。

  动辄数百万的高薪和轻松的生存方式,即使在行业内也受到多方质疑。上海一家投行负责人表示,有些保荐人在签字完成拿到签字费后立刻跳槽,对项目根本不进行后续追踪。后来承接同一项目的保荐人对项目又根本不熟悉,无法做好对接工作,客户意见不小。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的风险增大。在牛市中也许风险暴露不明显,熊市中则频频显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内的保荐人制度应该借鉴国外或我国香港的经验,改革现有的审核制度,同时将保荐责任与证券公司各项考核指标挂钩,而不只是一张“纸老虎”。“让保荐人只是保荐机构的签字代表人,权利下降,自然身价也不会如此之高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