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岩石:中国股市资金在净流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金岩石

  股市跌跌不休,欲振乏力,投资人突然变得很有耐心,这和去年“2·27”与“5·30”暴跌之后的心态大相径庭。从去年10月16日冲高回落计算,至今快四个月了,股市今年还能否重拾升势?人们开始将信将疑。

  抛开众说纷纭的各类具体原因,股市如同一池春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股市的活水是什么?源头在哪里?研究发现,至今依然主要是一个:居民储蓄。国金证券分析师陈东对比了中国储蓄增长的“常量”和2007年储蓄增速的下降,估算出储蓄分流的资金在1.25万亿左右,可解读为8千多亿的新老基金发行和4千多亿的散户资金入市。这个研究说明:是居民储蓄出笼所形成的入市资金推动了中国股市的繁荣,间接证明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主要还在于市场情绪加资金推动。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东的研究进一步推算了2007年的股市资金流量,他把新股、增发、配股、减持、转债、佣金和印花税列为7个资金流出项目,把新基金、老基金、散户、QFII、私募和保险基金列为6个资金流入项目,计算出2007年中国股市的资金流量大约是1到1.2万亿的流出,1.5万多亿的流入,即1.3-1.5倍的净流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揭开了中国股市一池春水的源流之谜。

  问题出现了:2008年的中国股市还能够保持2007年的净流入状态吗?几乎不需要计算就能给出答案,因为股票账户的开户数在下降,公募基金的开户数也在下降,私募基金有人挂冠而去,QFII的新增额度迟迟未动,而在资金的流出项下,巨额增发不绝于耳,大非小非频频敲门。2008年股市最大的威胁就是资金流量可能会从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出。

  从六千点之上的高点下跌近30%之后,中国股市的动态市盈率依然高居全球之冠:市盈率25倍以上,市净率6倍以上。所以市场中的价值驱动者依然在观望,有的守株待兔,有的姜太公钓鱼,还有的干脆挂冠而去,因此股市的交易量和换手率急剧下降,场内人气涣散,情绪低迷。关键问题却非常简单:股市不能失血过度,必须长期保持资金的净流入状态。

  中国股市需要建立一套资金流量的监测指标体系,并根据资金净流入的水平决定政策调控的取向。欧美股市不需要这样的体系,因为成熟股市的基础是自由企业制度。比如说:欧美股市的上市公司可以自由退市,我们不行;欧美股市有程序性退市,我们没有;欧美股市设立基金公司只需要10万美金,我们不行;欧美股市的基金公司数量是上市股票数量的5-10倍,我们却经常“关闸”。简而言之,中国股市有一些有形或无形的“闸门”,每一个闸门又都有一只或几只“看得见的手”。

  为什么必须有股市资金的流量监控,因为以资金推动为主导的情绪驱动型市场必须以资金的净流入为基础,激情燃烧之后一定需要休养生息。回首过去两年,我始终把本轮牛市定义为“情绪驱动型的非理性繁荣”。中国的大牛市在新生代机构投资人非常情绪化的背景之下,情绪驱动的机构和激情燃烧的散户合流,股市高潮迭起,屡创新高。于是乎,在股市的一池春水之上浇满汽油,燃起熊熊烈焰,把这原本水火不相容的一幕,演绎得轰轰烈烈,几乎是完美无缺。

  但是从资金流量的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和大众投资市场是水火不相容的,前者是资金流出,后者是资金流入。当大小非解禁尚未全面启动之时,二者水火相容,甚至相得益彰,所以股市还能够消化新股和增发。但在大小非开始解禁之后,同时还要高额增发,市场必然面临难以承受之重,所以必须在居民储蓄之外拓宽引进新的入市资金源流,包括私募基金,保险基金和QFII放行等等,这样才能保持股市资金的净流入状态。若非如此,则是竭泽而渔。在股市休养生息之际,当然不可竭泽而渔,所以政策调控的方向不言自明:拓宽入市渠道,依法开源节流。(摘自《上海证券报》有删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