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中国医药产业购并破重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1:10 证券日报

  □ 康 潜

  当网络经济到底是不是泡沫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由宽幅跌宕趋向平复时的争论逐渐平息之后,人们开始关注下一个风险投资的热点,彼时比尔·盖茨预言下一个首富将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生物技术届时浮出水面至今然而其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强大冲击则由现在方日益凸显,目前,全世界排行前十位的制药公司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排名前25位的制药企业中有15家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机构。

  外资企业依靠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对我国正在发展的生物制药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鉴于我国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在产业化水平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种冲击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金融投资者、产业内部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产品营销和市场整体运作水平等方面逐渐成熟,若干年后,我们或许就能在这个领域中冲出重围,在世界的相应舞台上营造出以我为主的(新标准和新曲目)新天地。

  发展愿景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医药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而且有鉴于目前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而且随着相关刚性(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内需的强劲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十五”期间整个医药行业各项指标大大超过“十五”规划数,与“九五”期末相比,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翻了一番以上。

  2005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4508亿元,比2000年增加2637亿元,2000~2005年年均递增19.2%;实现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比2000年增加934亿元,年递增19.0%;

  化学制药工业占我国医药行业的比重最大,2000~2005年年均递增16.7%;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2005年年均递增19.4%;目前我国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400多家,其中具备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有114家,疫苗生产企业28家。2005年生物制药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53.7亿元,2001~2005年递增30.7%;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可以生产预防26种病毒的41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其中用于预防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儿科常见病的疫苗生产量达到5亿人份。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治病的同时,已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产品,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

  窘迫现状

  基于世界医学界的研发活动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北京医药集团董事长卫华诚在前不久的一次相关的高层论坛上不无忧虑地做了如是表述,中国医药企业已经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他说,现在中国医药业已进入微利或者几近亏损的时代了,原来与跨国公司相比就“少得可怜”的研发、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费用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不争的事实显示,由于大部分中国制药企业无力开发新药,引发仿制药激增,使得数千家制药企业在低端药市场上“自相残杀”,纷纷通过压低价格来应对竞争。对此现象,卫华诚表示,其仍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换言之,中国医药企业低成本竞争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根绝的。说到个中原因,卫华诚认为,由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的医疗费用有限,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提高

药价不现实,这注定了低价竞争仍是医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的中国,目前

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剧增,世界技术保护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再随意仿制。这给我国合成新药的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合成(化学合成药物,目前仍然作为临床应用的主体药物)创新药物的现状极为严峻,因为众所周知,也是不争的事实是,在药物创新历史上,我国独创的化学合成新药品种基本为零。由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科研人才水平低,创新人才匮乏等原因,在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上,我们几乎全部走仿制国外专利药品(到期和未到期的)之路。

  2006年上半年,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按最新调整的海关编码统计,中药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6%。由以出口增长强劲,而植物提取物是其主力,植物提取物近几年发展迅猛,出口额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共出口2.26亿美元,出口额首次超过中药材及饮片,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4.62%,同比增长45.76%。

  但是综上两项,其情形和发展态势均难以令人乐观,尤其中药(植物提取物的)出口与我国曾经的煤炭等资源类产品的大量无当出口并无二致,我国的生物制药业也形同相近。

  疑无路

  四轮撑一个架子,这就是汽车行业几近100多年来都无甚变化的产品模式,换言之,汽车行业产品变革周期较长,其由于先期进入者往往具有雄厚的积累,占尽先机,后来者很难有所突破,故属于典型的“先行者”行业;而类似汽车行业的医药业呢,是否也沿袭这个规律,而势必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医药行业就山穷水尽了?

  卫华诚不以为然,但他又强调说到,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医药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做强做大”。

  另外,他还以印度为例,总结了北药集团的相关经验,他认为,要走国际化道路,而晚走不如早走,因为“走出去”具有先行者优势,先走一步便会抢得先机。印度制药业的国际化道路比我们早走10年,其现今在国际医药舞台上的影响力比我们要大得多。

  诚然,印度的社会状况、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与我国都极为相似。然而印度目前已经成功地在美国上演了原料进入、制剂进入、原创技术产生三部曲,从而使其医药产业获得国际性的突破。

  信笔至此,笔者想起了歌德的华彩之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但愿中国药业能冲破这险象环伺的重围,追寻到生命的绿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